外贸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进出口总额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直接体现。昨日,记者从区商务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近83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超74亿元,同比增长236%。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贸易复杂的大环境下,为何我区对外贸易还实现了逆势而上的好势头?
江津综保区
“近年来,随着我区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对我区的优势产品,特别是机电产品、高端装备、汽摩产品等需求不断上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一年来,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开放平台优势和“水公铁”多式联运通道优势作用下,有效带动了我区外贸经济的发展。
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已累计签约明峰医疗、金果源、德邦物流等项目65个,协议投资约570亿元。在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的带动下,江津进出口额实现了大幅增长。全区进出口总额在同类考核区县中位于第4位,增速第1位,增量第3位。与此同时,我区还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鼓励政策,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助力外贸企业发展,为促进外贸发展的力度不断加码。
江津综保区
当然,在加快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方面,我区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对在我区设立的年实际到位外资金额(不含外方股东贷款)超过500万美元的新项目或增资项目,区政府按照实际到位外资比例,给予一定激励。同时,我区还鼓励外贸企业与外贸新业态的发展,对引进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新业态,外贸企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出口产品自主品牌创建等,区政府按企业获得的市级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
不仅如此,我区还成立了以外经贸企业协会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外经贸企业培训,为企业代办外贸进出口经营权手续等,为我区外经贸企业进出口业务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分拨中心揭牌
下一步,我区将突出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的“火车头”牵引作用,积极拓展口岸功能,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加快发展总部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与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广西的主要口岸城市开展深度合作,打造“综保区+交通枢纽+口岸+分拨中心”的复合型开放平台,全面融入陆海新通道;大力推进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农副产品分拨中心、出口东盟商品采集中心建设,力争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实现“周周班”“天天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