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的今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早上七八点的时候,你可能还在睡懒觉,或者正出门去郊游、会朋友。然而在几江城区的云辉丽都,早早地就有一群戴红帽、穿交警背心的文明劝导义工在行动。这10多名义工7点半就陆续到位准备上岗,在人流密集的“城市窗口”区域,像辛勤的啄木鸟一样对不文明行为实施流动劝导。
今天是永进义工协会按照渝文明办〔2015〕16号文件通知要求,配合区交警队在全市《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系列活动》,利用周末拓展深化“周六文明劝导我参与”志愿服务行动,而组织开展的第5次文明劝导行动。让义工在自愿服务中度过一个难忘的酷暑周末。义工们走上街头,与交警一道体验文明劝导服务工作,感受交警们的甜酸苦辣。
方东:
我们在市民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协会副会长方东,他参加过许多义工性质的活动,比如环保行动、给外来务工子女开展联谊互动、关爱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等,但他承认,像今天这样的文明劝导服务工作强度最大。
他觉得,这些活动,其实意义“不止是在劝导,也是一种理念的宣扬,并且为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使我感到一种满足和快乐”。
活动结束后,一些义工交流的时候也提出:“有些人并不理睬我们,我们这么劝导,好像也没什么效果。”方东就讲道:“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大家做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我们过去劝导,文明的种子就会在大家心底慢慢发芽。”他不希望这种不被理解的情绪影响大家。“对于你来说,你劝导了30个人,10个人没听,你好像有失落感。但你要想,对于对方来说,这一天、一个月里,只有你对他指出了这一点,效果总会显现。”他说,“如果他是江津本地人,他会想到不要为家乡抹黑;如果他来自外地,或者我们就能让他感受到江津不只经济发达,还有人文关怀,是宜居发展的活力城市。”
现场实录
绝大部分市民很配合义工
在农商行分理处附近,大致数了数,到此下客的出租车或私家车,平均每分钟有两三辆,这样算来,在他们志愿服务的两个半小时里就有数百辆之多。
一辆出租车飞驰而来,急速地靠边停下,正准备下客。一名义工快速上前,对司机说:“师傅,我们是文明劝导的义工。这里停车下客,很容易堵路,能不能开到前面下?”他顺势指了指前方的上下客最佳路段。司机歉意地笑笑,把车开走。
9点46分,一位残疾的男子在红灯时,想过斑马线到对面,义工上前跟进劝导服务,待绿灯时快速帮扶这位残疾人顺利、平安地通过了斑马线。
在通往小官山汽车站的路段,人来车往,义工们不停地劝导行人多走几步,往前走斑马线过马路。
“在路边,有一对母女边走边喝水,喝完就把矿泉水瓶丢在地上,义工过去对她们说,清洁工打扫起来也很辛苦,能不能体谅他们,把垃圾丢进垃圾筒,于是,她们就自觉地捡起来了。”方素说,绝大部分市民很配合。
每次劝导活动,义工女同胞积极踊跃。尽管怕晒黑,但她们还是报名“参战”,她们希望锻炼自己的毅力。很多义工抱着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不文明少一点,城市文明再进步一点。”
文明劝导大家看
义工服务精神是公德示范
很多路过的市民并不知道这群义工是谁、在做什么。“我们上前拦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奇怪地看着我们,问我们是干吗的。”方东说:“我们随后会介绍自己是永进义工,希望大家支持,一起改善江津的市容市貌。绝大多数市民很配合。”
“老大爷,现在还是红灯,等绿灯了再过马路吧,要注意安全。”“这位大姐,等红灯不要超过斑马线口,以防万一。” “大哥,电动车不能载成人的,麻烦后座的大姐下来下,谢谢。”……一句句的劝导,换来了秩序的大改观。
“这里车多,而我们人手紧张。他们在,秩序好多了。”区交警队的工作人员赞扬地说道“他们工作都很认真。”
其实,义工服务也给义工们带来不可替代的收获。“我们在这里站过,服务过,就更能体谅交警和社会秩序的管理者,自己开车、过斑马线就更会懂得礼让。”海哥说。
云辉丽都等路口,虽然小红旗、红帽、交警马甲已经“淹没”在人流车流之中,但因为他们的存在,整个路口的交通秩序已经变得更加井然。不管人多人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是“王道”,但凡有一丝不遵守,义工们都要上去劝导一把。
“每当在我的劝解下,行人退回到斑马线等待区等待绿灯,电瓶车后座的达人爬下电瓶车,本来闯红灯的自行车退回来了,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觉得自己在回报社会。”有一位从事3年多义工服务的义工,在有人问起为什么要冒着高温酷暑来从事这项志愿服务工作时如此说道。
“这几次的义工服务,我们觉得江津人普遍还是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的,但还是存在着一部分人违章,不过,在我们的劝导下,大部分违章者还是会‘知错就改’的,希望我们的义工劝导服务,能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