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火墙、马头墙,我要为官坝镇的这处民居疯狂打call
对于古意,因不同的取向,每个人所喜爱的也各不相同。个人所喜爱的古意,不是那种用现代材料构筑的仿古建筑,譬如那些影视城、仿古商业街等等,而是如龚家院子、望水老街、东岩古寨这样一些地方,洗尽铅华的老建筑呈素朴姿态的古意。它可以通过内心的雕刻,细腻地再现历史,同时也能让远古的意趣纠结在现实生活的光芒里,引人遐想。很多人都对老房子有情节,大多数人也不止一次去往皇华岛、黄金老街等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地方寻找,其实在忠县的官坝镇,就有一座青砖黑瓦的古院落,这里的一砖一瓦,会让你触及心灵最深处的柔软和幽古的恬静,听任岁月悠悠,芳草斜阳。沿着公路旁边的小径下行,透过青翠的竹林,望着时隐时现的古老院落,洗去岁月的包浆,经过年久日深的时光濡染与渗透,在浓缩的一寸寸光影里,一些未被过度雕琢的构筑物,成为了沧桑和遁世的代名词,一点一点暴露在人们眼前。院外残存着一段土坯的围墙,和一根耸立的石柱,虽经岁月的洗礼,却掩饰不住它曾经的辉煌。烽火墙、马头墙,四合院,不禁让人引发各种猜测。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说,这是明清时期当地一位名叫申良的有钱人为自己修建的住宅。院子的大门和院内的正门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东西两侧的侧门尚保存完整。东边侧门上方刻着“瑞绕东墙”四个大字,字体敦厚苍劲,仿佛充满了男性的阳刚气魄。猜想这应该是男主人起居的地方。西边侧门上刻着“云垂西阁”四个大字,字体灵秀飘逸,似乎蕴含着女性的温文尔雅。想必这里应该是女眷们的住所吧。山墙墙顶高过屋面的就是封火墙。封火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赣派建筑、徽派建筑(徽州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又称"马头墙"。封火墙在中国各地区有着不同的造型形式,有的地区还根据其形状的不同,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命名。每栋房子依其方位与建筑年代,犹如人的命一样,各有其相应的五行。有时候,一座建筑同时出现金、水或火、土的组合,要取其“相生不相克”的原理。按传统的五行封火墙装饰,其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建屋前,要请风水先生考察,风水先生则要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以五行之法推算,才能决定该屋应该采用哪种行式。古建筑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使用马头墙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并循屋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而不像一般所见的山墙,上面是等腰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整个院落为四合天井式的建筑,是典型的毕兹卡民居。原有50间房子,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仅保存10间房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毕兹卡"是土家族的语言(土家语)词汇,意思是"说土家语的人",是土家人的自称,也是别人对土家族人的称呼。由此推断,这座院落的原始主人似乎与江西、安徽、土家有着某种渊源。图:毛幼平据传,老院子历代掌门人严格遵循“诗书留后,孝弟传家”的祖训,斥厌学、弃学、无功名者为不忠不孝。 引人遐想 很有味道的古镇 想去 从江津过去要自驾好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