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走访“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
2022年7月7日,为调研新中国笫一次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暑期大学生调研团队来到重庆市江津区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文旅文创第一个成功项目,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参观、听课并进行座谈。“赤色铁兵魂”团队的实践调研旨在了解三线建设中的襄渝铁路工程,弘扬铁道兵精神。为此,他们从十堰出发,途径襄阳、安康、广安等地,并抵达襄渝铁路终点站——山城重庆。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周宇宽通过百度搜索到“三线文化遗产”网站上的电话,7月6日下午17点30分与何民权先生取得联系上。何民权先生是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遗产旅游部长、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当他得知团队此行目的后,他热情邀请团队来到“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参观重庆市第一个红色三线党建基地(党性教育馆、三线精神大讲堂、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听红色三线党课并进行座谈。
接到何民权先生的邀请,团队成员喜出望外,激动不一,连夜乘车从沙坪坝区赶到了四十公里之外的江津区时已经深夜22点多钟,何民权先生帮助联系了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艾堡酒店总经理柯长容接待。并于7月7日上午8点抵达“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何民权先生对团队从湖北省十堰市不远千里来到重庆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进行考察调研走访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
走访参观后,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中,“赤色铁兵魂”团队提到,他们希望通过调研和宣传,让更多的人正确地了解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感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战略,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红色三线精神。并且,当前互联网上的三线建设资料存在一定缺失,通过调研,团队可以为襄渝铁路历史进行补充。何民权先生对团队的实践活动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团队向何民权先生赠送了团队成员整理编纂的《忆襄渝岁月,传铁兵精神》一书。
随后,学生们参与了何民权先生主讲的“三线精神大讲堂”。何民权先生首先讲解了三线建设的背景,并以新闻写作方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形响深入浅出讲解三线建设历程。当时中国面临巨五大威胁,三线建设的战略十分关键。三线建设为广大三线地区培养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这在共和国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何民权先生就是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他在年仅13岁时,便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从辽宁省大连造船厂来到重庆市江津县德感乡花朝村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的国营企业——永进机械厂(代号468厂),后来在工厂子弟学校上学,即使当时环境异常艰难,何民权先生也选择在毕业后依然响应党的号召下乡上山当知青、后返城入厂当工人,先进“前进机械厂”,后调动“永进机械厂”为三线建设奉献半生。退休后,何民权先生一心投入到三线建设的研究和宣传中,创建全国第一个民间个人三线文史馆“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深圳卫视进行30分钟专访报道,后又创建笫二个馆“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现在正在筹建第三个“重庆明泉三线移民展示馆”,并负责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工作,现在继续服务江津区三线建设遗址和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文旅文剑工作,介绍三线建设历史,细致的讲解江津19家三线建设企业的前世今生。他致力于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当时真正的历史,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血脉。
何民权先生重点讲解了江津地区的三线建设史。江津三线建设起步于1965年,共接纳了以下19家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为江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江津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非常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特点,因此成为重庆三线建设的主战场,直至今日,中国各大工业成果中,都少不了“江津造”! 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中有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宝贵的历史藏品,何民权先生讲解道:三线建设是中国的国防、科技和各种工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是西部发展的催化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的“西部大开发”,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言——三线建设让西部地区至少提前发展50年;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建设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荒煤先生曾动情地写下一段话:“三线人的光辉形象,时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是点燃我灵魂的一簇圣火。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灵魂的燃烧更壮观,更有深远意义,更具美好深沉的力量,那就是: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三线人那种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簇点燃民族灵魂的圣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如今燃烧得越来越辉煌了。”三线人就是传递圣火之人,在听完何民权先生讲的课之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大学生们感受颇深,对三线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燃起了探索三线建设历史的激情。学生们之后对何民权先生进行了个人专访。在采访中,何民权先生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寄语和希望:“新时代青年一定要具备四点品质:既“有上进心,能吃苦,会思考,敢拼搏。”采访结束后,学生们与何先生合影留念,留下了这段来访江津的难忘回忆,至此,江津之行圆满结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暑期大学生调研团队周宇宽、黄镛霖、徐宏达、蔚茂鑫2022年7月8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