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走访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一所所学校在栉风沐雨中与党共同成长。学校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之路的剪影。“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留下了宝贵的“三线”工业遗产,筑牢了重庆工业建设发展的根基。参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三线建设历史中的三线精神等优良爱国传统转化为党员教师励志成才、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通过红色三线党史学习,让“四史”教育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坚定党员信仰、信念、信心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7月7日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院长带领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他们来到位于重庆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内红色三线党建基地,走访调研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内红色三线党史研学项目“党性教育馆”及(三线精神大讲堂)和《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开展校外红色研学寻访活动!
“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是重庆市江津区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文旅文创第一个成功项目,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位于德感街道高桥溪村。他们邀请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何民权参加活动。他们一走进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就被50多年前三线建设建筑所吸引,听了何民权讲江津三线建设历史及三线建设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边听边参观,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建设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内地培养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并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共和国建设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线建设史是一部新中国的综合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工业史、西部13个省区市地方史、新中国移民史,新中国城市发展史。重庆市三线建设历史概况及特色, 何民权细致的讲解了当年国家为什么要进行三线建设的背景和原因, 三线建设的过程及重点。重庆市三线建设历史概况及特色,江津区19家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前世今生及2383总后勤部军需仓库历史。江津是长江流域三线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区,江津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在50多年前大三线建设时期共有大三线建设企业16家,小三线建设3家,共计19家落地江津。江津是重庆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江津是重庆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也是重庆三线建设企业数量最多、门类最多的区县,是中国三线建设微缩体现。通过走访、参观让党员教师们更清楚的知道了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建设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创造了国防军工大国重器, 两弹一星及核潛艇等制造过程。了解重庆和江津三线建设历史,认识到今天的江津工业强区来自于当年的三线建设打下的工业基础,更为三线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所感动。三线人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震撼人心的壮举,用青春和热血,在沟壑纵横的裂谷大山深处书写出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了新中国三线建设史上的奇迹,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大无畏的公而忘私行为孕育并凝成“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党员教师们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们听了介绍后为三线人的家国情怀而感动。
参观后进行了座谈,探索建立校外红色三线研学基地,对加强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丰富青年大学生对“三线建设”的认知,感悟峥嵘岁月中的家国梦想,以激励青年牢记求学的初心使命和服务国家建设的爱国奋斗精神,并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同时,通过活动组织开展红色三线学习,铭记初心,更好地把前辈们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的恢弘篇章。
重庆市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2022年7月8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