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微 发表于 2022-7-20 17:23:16

石门大佛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凭什么成为江津人的宝贝!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盛夏时节在依山傍水、茂林修竹之处远观“长江第一大佛”之巍峨细嗅历史之幽香

探寻·石门大佛寺

“县西四十里,有石羊驿,其地亦名石门,对壁江上刊大佛,有大佛寺,故相张无尽所创……”
——《蜀中名胜记》(曹学佺 明万历年间)



石门大佛寺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白坪村东100米处,成渝铁路从大佛寺脚下穿过,现代文明与历史遗迹交织,碰撞出别样的魅力。
寺内供奉着一座倚山凿刻的水月观音造像,坐北朝南,面临长江,好似坐观江水湍流,见证着沧海桑田,世事沉浮。


方杨/摄
始建于宋代的石门大佛寺,由山门、围墙、左右厢房、正殿等组成,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是中国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寺内为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十八罗汉分列正殿左右。



正殿中间为观音造像,高13.5米,慈眉善目,脚踏莲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为宋徽宗时期的宰相张商英出资修建。



寺佛一体,整个造像倚崖而雕,属高浮雕近圆雕型石刻,刻工精湛,出色地勾勒出造像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造像与崖石浑然一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



早在解放初期,大佛寺就被评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升级成全国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立文物名称为“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同年12月25日,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摩崖造像被视为镶嵌在万里长江边上的一颗明珠,拥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璀璨的艺术瑰宝SHI MEN DA FO SI



在全国的大佛中,石门大佛寺中的水月观音造像排在第九位,同时,它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水月观音造像。



走上前细细端详,观音体态雍容,温雅娴静,微闭的嘴角上露出丝丝慈祥之意。佛像头上戴一宝冠,玲珑精致,宝冠中一笑容可掬的罗汉端坐其上,惟妙惟肖。袈裟在胸前敞开,佛珠历历可数,帛带轻飘,肌肤若隐若现,金轮耀眼夺目,可见其地位之尊贵。



与其他佛像不同的是,这尊水月观音慵懒坐于莲花之上,左脚微微翘起轻踏荷叶,左手置于左膝上,右手自然下垂,观音神态慵懒安然,华贵中又透露着自由自在的神韵。
而且,这种“懒坐”式的观音造像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仅此一尊。


智慧的排水工程SHI MEN DA FO SI





在造像左足下有一口两尺见方的小水井,名为“甘泉井”。泉水是大佛身后的石壁渗出的山泉汇聚而成,常年满而不溢,从不干涸。这也是一处极具智慧的古代排水工程,将山崖渗水引流至此,不仅保护了佛像不受侵蚀,又有了“聚宝入盆”之用意,引来香客掬泉而饮。

重要的水文标志SHI MEN DA FO SI




图源:@阿诚的白日梦
石门大佛寺坐落在长江边,为保佑航运安全所铸的镇江神佛。因该处长江航道上滩险流急,古人为了航运安全,便开凿大佛示警护航。数百年来,耸立在江滨的重阁巨像,见证着长江航道的繁荣与发展。



若遇到水位发生明显变化的年份,在大佛寺附近的碑刻上,就记载上长江水位变化情况,这对研究古代长江航道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部分) 碑文题刻古寺依岩立,秋江进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雨风声。地僻游人少,山空落叶轻,僧门无佛事,倚檐看船行。——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刘绍宽题诗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阴刻行书。烟欲上山颠,云欲下水浒,忽发江中风,廓貌赫今古。大清同治戊辰年行庚六十三也并书。——刘锡光题诗阴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峭壁立千秋,高云镜水流。了无青鸟迹,惟有白云浮。绕佛开生面,题诗上石头。此心期其赏,乘兴不空游。——清无名氏题诗阴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
近年来,江津文物管理部门积极开展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的保护修缮工作,对危岩体进行加固,附属设施进行修缮。

(来源:江津文旅)         

65639 发表于 2022-7-20 18:03:27

全部坪论

盛夏的果实. 发表于 2022-7-20 19:11:29

参观学习

罗拉 发表于 2022-7-20 19:25:01

赞赞赞

津城大哥 发表于 2022-7-20 20:29:26

只要是江津的宝贝。要好好爱护。

卖蜂蜜 发表于 2022-7-20 21:43:35

只要是江津的宝贝。要好好爱护。

堃成 发表于 2022-7-20 21:44:58

真的不错

最美好的时光 发表于 2022-7-20 21:49:59

要好好爱护。

朱萍 发表于 2022-7-20 22:04:45

赞赞赞

唛萏 发表于 2022-7-20 23:53:34

赞赞赞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石门大佛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凭什么成为江津人的宝贝!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