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口:距油溪镇仅里许,是油溪通往永川、璧山等地的第一个站口
店子口清代名“兴隆场”,距油溪镇仅里许,是油溪通往永川、璧山等地的第一个站口,有油房、药铺店和摆小摊卖冷酒的40余家住户。店子口处于出油溪西街大道不远的垭口上,是通往石门、永安、丹凤等乡的交通要隘,来往客商、行人疲累了,喜在此歇息。店旁有黄桷树一株,主干直径四尺有余,每到夏天,绿荫凉爽,小店生意更为兴旺。后来有人在此开过油房,名“下油房”。店子口往西一百米,有一座“川主庙”。民国时期,曾办过私塾。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时,是莲石村小学所在地,后又成为店子第一中心校教师宿舍。庙的左右两边,各置十余家住户,形成“一”字,人们把左右两列房屋取名“半边街”。庙的右端末,是地主刘荣发修建的座房,曾就地开过油房,起名“上油房”。其弟刘荣华也在右列修有四合院,土改时没收后,作为提留备用。1952年2月,店子乡人民政府成立,刘荣华的四合院即为乡政府办公处。后来,人们把上油房到下油房这一带地区,均统称为店子口。其后,乡政府多次培修整建,增添了两幢平房和一幢两楼一底楼房,并把乡政府的大门改为由南向东开,出入更为方便,住户逐渐增加到一百家以上。店子口虽为店子乡政府所在地,但距油溪场较近,因而没有场期,也不赶集。银行、食品站、粮站、信用社都设在油溪街上。1974年后,乡政府周围新建起中心校、供销社、兽医站、文生院、农机站、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商店、小食店等,部分单位和居民用上了自来水。油溪—三圣公路、吴市—油溪公路经过店子口,可直达江津、永川,生产生活较为便利。店子口渐渐热闹繁华起来,成为店子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3年12月12日,店子乡撤销,与油溪区公所、油溪镇合并设立油溪镇。哦了解了哦 发张图就行了 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