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精温锻:破解“卡脖子”难题 领跑齿轮赛道
近年来,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拳头产品”,很多是行业内“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重庆创精温锻成型有限公司重庆创精温锻成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精温锻”)就是其中之一。创精温锻成立于2002年,专业从事热精锻、温精锻、冷精锻、热温冷组合精锻工艺研究,提供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工艺技术解决方案。汽车变速器一体化精锻同步结合齿市场占比全国第一,世界前三。2022年,创精温锻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成立之初只生产传统汽车零部件产品,到成长为具有多项核心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精温锻可谓“十年磨一剑”。近日小编走进创精温锻探索其发展之路
组建先进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从创办之初,公司就开始了解和对标国际标杆企业。”创精温锻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在当时,汽车变速器长期由外国品牌主导,精密成型零件是我国企业制造瓶颈之一。面对这一情况,企业下定决心进军这一市场。
2002年,创精温锻在做好主营产品的同时,自主组建了汽车变速器齿形零件精密整体成型技术创新创业团队,先后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引进了10余名技术人才,加大研发力度。
结合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需求,团队不辞辛劳、砥砺奋进,科技成果顺势而生。2008年6月,由该团队开发的“倒锥齿形径向冷挤压净成形方法及镶块式活动组合模具”诞生,这是国内首次开发出此类模具,有效推动了整个行业零件的轻量化和整体成形工艺,更迅速实现了全国第一、全球第四的市场占有率。
从2002年到2022年,该技术团队已从10余人的规模发展到了40余人,先后有高级工程师、留美博士等20余名青年技术人才加入。近5年来,团队自主研发知识产权专利21项,研发的新产品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7项。2021年获评“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荣誉称号。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精温锻靠创新发展端稳了“饭碗”,不仅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也成长为了国内最大的生产汽车精锻结合齿系列产品的企业,与大众、长城、吉利、比亚迪、广汽、长安等大型企业开展长期深度合作,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建成“数字化车间” 让工厂更智能
在创精温锻自动变速器整体结合齿精密成形数字化车间内,一台台数字显示屏上,车间当天需要完成的生产、计划排单看得一清二楚。
“以前我们这里的订单一个月达到三五百张,不但桌上摆满,墙上也贴得到处都是,非常杂乱。现在我们可以直接用ERP系统检查订单的输入情况、产品的资料以及一些技术性的资料,不仅高效便捷,也让车间变得整洁干净了。”创精温锻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创精温锻斥资98多万元,引进了ERP系统,新增2条数字化生产线,打造了数字化车间。车间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还缩短了订单的生产周期。从原材料入库到排单生产,再到成品出库,都是数字化运作,车间的工作人员只需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每一个订单的详细信息。
“通过改造,产品的合格率提升到了99.5%。”创精温锻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四月企业订单完成情况比较好,实现产值15600万元,同比增长了25%,这与设备投入和数字化改造密不可分。
据了解,创精温锻具有多条热处理、热温锻、冷锻生产线,年锻造能力在1500万件以上。热温锻、冷挤压生产线近30条,多条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江津基地目前具备机械加工500万件/年的生产能力。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创精温锻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给予了企业很大的发展信心,创精温锻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和专精特新发展,力争产品性能稳步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学城江津管委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