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微 发表于 2023-7-14 08:56:31

白沙镇三改三建,小微停车场撬动古镇大民生

今年以来,白沙镇以做实民生实事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利用好闲置地、老厂区、老码头等地块,建设了一批规模小、投资小、就近便民的小微停车场,以“小切口”做实“大民生”,让“小微”化“大为”。截至目前,白沙镇老城区建有小微停车场达10个,停车泊位超1100余个。


白沙镇古镇路停车场

改“闲置地”建“便民地”,惠民生,暖民心。

近日,家住朝天咀社区的居民陈健下班后将汽车停入了社区附近的小微停车场,没有往日“找车位”的闹心,陈先生一路上哼着小曲向家走去。“之前我们社区停车位不足,街边划线的停车位就那么点,来晚了根本抢不到车位,嘿恼火!”陈先生说。



白沙镇古镇路停车场陈先生家住的朝天咀社区位于白沙古镇的老城区,老城区整体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道路狭窄,没有规划建设停车场,随着白沙镇城市建设的加快,往来车辆增多,乱停乱放难以避免,同时,受地形和原有城市格局的影响,无法在原有居民区新建停车场,为此,这一片区的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社区居民。为解决该社区停车难问题,白沙镇把古镇路附近的一块荒地进行路面硬化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增设停车位170个,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个,让“闲置地”成“便民地”,变“废”为宝,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改旧厂区建新车位,焕生机,带人气。

白沙古镇地处长江之滨,历史已逾千年,自古为天府名镇,也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些年,络绎不绝的游客使古镇充满了生机,但游客量的激增也给古镇的停车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破解古镇景区的停车难题,白沙镇科学规划,在古镇核心观光区内的重庆影视基地腾出空间,新建了2个便民停车场,可容纳车辆150余台。



白沙镇老糖厂停车场“老糖厂是我妈年轻时候工作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它解决了周围几百人的饭碗问题,几十年过去了,它重新焕发生机为大家“服务”,真让人感动......”居民曹惠说。据悉,重庆影视基地位于白沙镇昔日的老糖厂,厂区至今已有超60年历史,承载了很多老白沙人的岁月记忆。便民停车场的建设,不仅让老厂区焕发了新的生机,而且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便利,极大地缓解了古镇景区的停车难题。“旅游体验的舒心也助推了白沙镇文旅事业的良性发展,截至目前,游客量同比增长了16%”白沙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老码头建“新舞台”,添角色,增使命。

“滨江路这条街基本上都是馆子,吃饭的人多,以前附近没得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堵塞交通,影响城市形象。”白沙镇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各方沟通协商,我们把码头的一部分改造成了微型停车场,增设了180个停车位,为附近的食客、游客提供了便利,现在街上也少了很多乱停车现象,秩序好多了。”


白沙镇老码头停车场
据了解,白沙镇依水而建,依水而兴,自古水运发达,被改造的码头以前是居民乘坐过江轮渡用的,已有超90年的历史,去年,白沙长江大桥通车后,开车到江对岸只需要几分钟,于是,轮渡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现如今,老码头有了新舞台、新角色,肩负着新使命,你看,码头一部分改造成了停车场,方便了群众停车;同时又保留了码头的水运功能,过江轮渡仍在运营,既保留了白沙人对时代的回忆,也方便了游客观光打卡”,居民邓泽珍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小停车场承载着群众大大的获得感、幸福感。白沙镇党委书记曹均平表示,“下一步,白沙镇将不断总结探索小微停车场的成功经验,继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做实做好民生实事”!


白沙镇老码头停车场


(来源:重庆白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沙镇三改三建,小微停车场撬动古镇大民生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