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walk③高校篇丨家门口就是大学,是怎样一种体验?
有种幸福叫学校就在家门口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是更短的距离,更多的关爱
是更优的教育,更好的体验
而在科学城江津片区
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源全覆盖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
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的高校
来一场school walk吧↓↓↓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拥有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所、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24项。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创建于2009年4月。学校坚持服务能源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能源、智能、民生”三大特色,开设油气储运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交通运输、健康管理等7个专业群50余个专业。学校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育”基本思路,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共建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与日立电梯共建电梯安全体验中心,与中软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华为ICT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电梯实训馆;牵头成立“全国电梯职业教育联盟”,获批重庆市“示范性职教集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军士高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打造现代校企产业园区,创立7个技术创新,推动形成“校中厂、厂中校”格局,进一步实现“教、培、学、训、研、产”深度互融贯通,学生在校即可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引入IHK、AHK德国双元制体系,建立IHK吉森商会师资培训中心、“中德双元制”(重庆)中心,成立了16个跨企业培训中心(校内)。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2001年创建的原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斌鑫学院。学校形成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大数据与数字媒体、汽车维修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商务信息化管理等专业学科群。依托“互联网+”产业经济变革与升级,商务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普及化已成为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鲜明的“电讯”特色和优势,建设一流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学校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成了11大基地148个实训室,教学科研实训设备价值8300多万元,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达到160个,实训工位万余个,可满足15000余名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为支撑和服务现代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铁道交通和智慧交通的发展,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于2010年全资举办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学校旨在为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市唯一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全资举办的高职学校,唯一由市交通局重点支持的交通运输类高职学校,唯一以城市轨道交通、铁道交通、智慧交通为主体专业的交通运输类高职学校,唯一由市政府确立实施“铁路就业脱贫”项目的高职学校,唯一获批立项轨道、铁道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校因城而盛,城因校而兴
近年来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
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教育科研整体水平
增强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形成了以重庆交通大学、双福育才中学为代表的
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体系
实现了从规模向内涵量变向质变的“跃升”
(来源:科学城江津管委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