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赢创嘉传媒 发表于 2023-11-15 11:49:20

重庆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到白沙“善堂中医药产业园”调研

2023年11月10日应重庆江津川江医院院长黄云明邀请,重庆市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文化专委会主任封林和该委员会专家何民权,庞国翔,刘思平一行考察调研了位于江津区白沙镇的“重庆善堂中医药产业园”工程项目和善堂中医博物馆。

他们首先来到“重庆善堂中医药产业园”工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重庆善堂中医药产业园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公园路社区太平街93号。地处白沙镇背山永灯坪的北坡。白沙古镇背靠永灯坪和大旗山,前望浪宽浪急的长江。



永灯坪是古代白沙镇在春节或其他节庆祭祀时点长明灯的地方。永灯坪东南坡是大小官山,古代的祭祀活动特别多。旧时白沙城的大旗山属武城,驻军。永灯坪属善坪,多庙宇。旧时有民谣曰:大旗山的兵,永灯坪的灯……



乐善堂建于清末,坐东南向西北,面积736平方米。该建筑属于清末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建筑,分上下两殿和左右厢房,上殿阔19米,深11.5米。下殿为两层,左右厢房也为上下两层。整座建筑为砖、木、瓦的混合结构,尤其是弯拱撑梁,弧形屋檐独具特色。

原来此处是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石刻神像庙宇。每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生日,者要做庙会。香火旺,香足远,信众成成千上万。

抗战时期,江津作为抗战“陪都”重庆的“迁建区”,白沙镇内涌来了近5万多避战的难民,这些人被称其为“下江人”,其实很大部分属于老弱病残者,还有一些伤员。白沙城百姓和商户向有慈善之情和悲悯情怀,他们主动出资,在此搭建灶棚,煮粥向落难者施救。同时,白沙民众在在户外山地上采来百草,熬制成百草药汤,向安置在白沙的大量流亡入川的外省学生和难民发放。从此,此处改名为“乐善堂”。1943年,冯玉祥将军到江津白沙镇宣传节约献金抗日,对乐善堂之乐善好施之义举,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此“乐善堂”声名远播,在津沙两地可谓家喻户晓。

抗战结束后,乐善堂来改为居住房。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住户从此迁出。作为重庆市级抗战遗址和江津区文物保护点,2017年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抢救性维修。

乐善堂承载着无数的乐善好施、悬壶济世的故事。拟建的“乐善堂中医药博物馆”根据现有结构,在不损坏古建设筑和文物的前提下,计划设四个展区。是第一展区,上殿,主题:国粹中医、历史悠久;第二展区,中坝体验区,主题是:百草归经、炮制有方;第三展区,下殿正堂,主题是: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第四展区,下殿二楼,主题是:弦歌不断,薪火相传。



随后来到了正在布展的《重庆善堂中医博物馆》现场,并就如何打造中医药产业园项目中核心点进行了现场交流





位于江津区白沙镇太平街的古建筑乐善堂,是一座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庙宇式建筑,早前曾供奉刘、关、张神像,抗战时期白沙乡贤和百姓在此搭棚施粥,救助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困难群体,因而“乐善堂”之名名声鹊起、名声远播。“乐善堂”现是白沙抗战文物遗址群中的文物点,由白沙文旅公司管理。为了让文物古迹“活”起来,讲好文物古迹的故事,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文化设施建设,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经有关部门同意,由与乐善堂比邻的川江医院董事长黄云明负责,筹集社会资金,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将此打造成“乐善中医药博物馆”,同时配套建设中药产业园



专家们在走访参观了重庆善堂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工程场地和《重庆善堂中医博物馆》馆舍及部分藏品后,就如何打造中医药产业园项目进行了座谈交流,专家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设性意见建议。

最后,专家委员何民权向《重庆善堂中医馆》捐赠了部分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珍稀医学书籍。



重庆江津川江医院院长黄云明代表重庆善堂中医馆接收捐赠



重庆江津川江医院院长黄云明向专家委员何民权颁发捐赠证书



重庆江津川江医院院长黄云明和重庆市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文化专委会专家合影留念。

重庆市江津区决咨委文化专委会宣
2023年11月13日

二月春风 发表于 2023-11-15 13:23:12

决咨委

19942307369 发表于 2023-11-15 13:44:31

66666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到白沙“善堂中医药产业园”调研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