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妹 发表于 2024-1-18 09:50:22

寻“龙”记!江津竟有这么多地方和龙有关

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是传承数千年的瑞兽
以“龙”字命名的地名
遍布大江南北



江津以“龙”命名的地名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龙华镇、会龙庄、龙潭湖
卧龙沟、飞龙庙等地名外
各种“龙”字地名遍布全区



▲龙峰山朝天嘴古寨

有因形状像龙嘴仰天长啸的龙峰山
也有因水势如巨龙穿门而过的龙华镇
长江之龙门滩等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龙代表着权威、力量和吉祥
这些龙地名背后
其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白沙闹元宵

日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为大家推出《重庆地名文化地图之龙字篇》江津区的龙华镇也在其中


请大家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江津“龙”地名中的奥秘

龙华镇


长江奔流至此,为石梁所阻成滩,传说蜀王命工凿石梁如门,江水从门流过,得名龙门滩。据说,原龙门境内过去有一个很有名气的“龙华寺”,因而于2001年5月8日,龙门滩镇正式更名为“龙华镇”,沿用至今。

会龙庄



登上会龙庄西南面的制高点,可以望见重庆与贵州交界,云贵走向巴渝的山脉,从这里进入重庆就被称为“娄山余脉”,娄山余脉分为三列,逶迤而来,宛若硕大的行草“川”字。而会龙庄就位于“川”字中间一笔的末端,山脉从古就被称为“龙”,所以三条“巨龙”在这里相会,坐落于此的这个大庄园,便叫“会龙庄”。

石龙门庄园



石龙门庄园,始建于清雍正时期,位于塘河镇石龙门村,是江津规模最大的庄园,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门前一块条石形态似龙而得名。庄园建筑面积13200㎡,由64根石柱和30多根大圆木柱擎起,有9道中门,9道关,520余间房,设计极为巧妙,犹如“八卦迷宫”。

龙潭湖



四面山有句谚语:鳝大成蛇,蛇大成蛟,蛟大成龙,龙可成仙。有一天,飞龙钻出水面,先在潭水中嬉戏一会,但很快“唰”的一响,它就变成一缕青烟飘飞而去。此后,这个湖泊从不干涸,永盈永溢,造福山民。人们为了纪念飞龙,将这清澈透明、松竹环绕的湖泊取名为龙潭,又名龙潭湖。


卧龙沟


卧龙沟深藏在龙潭湖西岸中段,夹峙着两岸绝壁馋岩,沟内藤蔓悬垂,充满原始野趣。卧龙沟共有四条“龙”,由中国著名书法家、邑人周浩然先生之弟、石刻工艺师周武先生根据卧龙沟的传说和崖石的自然形态雕刻而成。沟口岩壁上银勾般的“卧龙沟”三个大字,即为周浩然先生所书。

飞龙庙


飞龙庙位于江津四面山景区,始建于明末清初,历来是蜀渝黔附近区县香火鼎盛之处。飞龙庙坐落的山体形似飞龙,寺庙的大雄宝殿位于龙头之前,寺庙两侧各有一水系汇合在寺庙之前形成一条河,自古呼之“飞龙河”,这里也是飞龙河的源头。

飞龙蛋


每个来四面山的游客都会在进山大门前的广场上看到一尊红色的蛋形巨石,其高度可达15米。这就是山民口中所说的四面山的飞龙巨蛋,它被称为镇山之宝。巨蛋的颜色红得有一些凝重。由此山门进山的旅客都会多看它几眼,都会产生一些云里雾里的想象。

龙登山

龙登山位于綦河下游,江津区东部,贾嗣镇南部,宋太祖赵匡胤登临过此山,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帝避难之山,因皇帝称龙,龙登山故而得名,是座吉地山,传说朱元璋曾提笔写了5个字“吉地落龙山”。

小彩龙



江津“小彩龙舞”堪称重庆渝西地区民间小彩龙的典型代表,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称“舞小龙”,是活跃在节庆活动中的传统民间舞蹈。

《重庆地名文化地图之龙字篇》记录了
重庆市现有的80个名字中有“龙”的乡镇街
带你感受重庆地名的独特魅力
你知道江津还有哪些地方
带有“龙”字的地名
请在留言区说一说

(来源:江津文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龙”记!江津竟有这么多地方和龙有关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