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依依 发表于 前天 09:07

出口超3万辆!看“江津造”摩托实力“出圈”‌

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汽摩生产线上,一台台刚下线的摩托车正整装待发,它们即将跨越山海,驶向东南亚、非洲甚至欧洲的街头巷尾。今年上半年,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汽摩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出口摩托车超3万辆,货值突破2000万元。这些“江津造”摩托车为何“摩”力四射、风靡海外?它们的硬核实力和产业集群优势,正是赢得全球市场的关键密码。


江津综保区
“钢铁骆驼”变身“创收利器”‌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熟悉的土味电子音与引擎轰鸣交织成异国街头的背景乐。

北易车业新品摩托车
这是重庆北易车业有限公司今年初的新品J7跨骑式燃油三轮车,凭借“安全能扛、黑夜能闯”的硬核性能,成为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的“香饽饽”。
“这车皮实耐造,载货爬坡都不在话下,价格还比欧美品牌便宜。”一名来企业复购的经销商直言,三轮摩托车凭借其多功能——能拉货跑运输,又能改装成移动摊位,已成为当地个体户致富的关键工具。无论是泥泞的乡间小道、崎岖的山路,还是狭窄的集市巷道,这些“钢铁骆驼”都能轻松应对,成为了连接城乡经济、促进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

摩托车装车出口
如今,在越南的乡村土路上,红色的“大阳”三轮摩托车载着满筐榴莲穿梭而过;在印尼的市场里,载客的电动两轮摩托车灵活地绕过拥堵车流;在非洲的矿区,耐力十足的万虎货运三轮车正搬运着建材……这些场景,正是江津摩托车出海后的真实写照。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物美价廉”蝶变“智造精品”

二十年前,当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批燃油摩托车以“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优势叩开非洲市场时,没人能想到这家企业如今已蜕变为“智造标杆”。

越野摩托车
“我们的电机噪音小、续航长,城市通勤比汽车还灵活。”该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永磁电机,使电动竞技越野摩托车续航里程达135公里,充电仅需3.5小时,此外,其研制出带变速箱的中置电机电动车,填补了行业空白。
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出口燃油两轮摩托车、电动两轮摩托车超1.1万辆,海外客户分布在俄罗斯、越南、印尼等30余个国家。

万虎工业中即将下线的三轮摩托车
同样的“智造精品”基因还在园区各企业中迸发活力——万虎工业全国首创的中轴系列发动机技术,不仅填补行业空白,还助推企业成为首批迈入“国iv”排放标准的标杆品牌之一‌;众沃车业以“宗隆汽车级横置7档双冷王发动机”等革命性产品的推出,成为三轮车行业的技术性代表企业之一……

自动化焊接王勇毅 摄珞璜工业园 万虎工业
如今,“江津造”摩托车正以“智造基因”重塑的国际坐标,让世界听见引擎轰鸣中的创新脉搏。

“单打独斗”转为“军团作战”‌
“江津造”摩托车能站稳海外,靠的不仅是性价比,更是背后“一条龙”的产业集群优势。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69家汽摩规上企业紧密协作,发动机、车架、消声器等零部件供应“随叫随到”。

等待出口的摩托车
“以前找配套要跑遍全国,现在隔壁就是供应商。”北易车业的车间主任算了一笔账,园区内物流成本低,零部件采购周期至少缩短一半。这种“家门口”的产业生态,让整车生产成本直降15%,国际竞争力自然水涨船高。

宗本摩托车项目建设现场
更令人振奋的是,产业链还在加速升级。宗本摩托车动力总成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将达30万台发动机,能解决核心部件“卡脖子”问题;正在建设的卓驰汽摩零部件项目则专注高端消声系统和车架,填补西南地区技术空白。未来,将进一步巩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摩托车全链条制造能力。
‌这种全链条制造实力的跃升,为产品远征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园区摩托车产品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到达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24个国家及地区的560个港口,进一步链接全球市场。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

从田间地头的“创收工具”到国际市场的“江津名片”,江津摩托车正用硬核实力书写着“出海”故事。当轰鸣的引擎声回荡在异国街头,世界看到的不仅是“江津造”的性价比,更是品质提升与产业链升级带来的无限可能。

类似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口超3万辆!看“江津造”摩托实力“出圈”‌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