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云端连心桥”提速民生服务
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江津区鼎山街道创新打造基层人大数字化管理体系,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378条,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6%。这一成果,源于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对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探索实践,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让民生服务更高效。线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鼎山)
办事窗口搬进小区
“以前跑社区办事要花半小时,现在下楼遛弯10分钟就办完了!”近日,鼎山街道江州社区西西里小区居民涂孃孃,在楼下便民服务点顺利完成社保认证。
2022年5月,江州社区居委会搬迁至2公里外,如何让辖区1.3万余名居民就近享受服务?江津区人大代表、江州社区党委书记张旭牵头,组织社区“两委”、网格员、物业、业委会、党员及居民代表召开“板凳协商会”,经12轮民主协商,最终确定“社区牵头+多方协同”方案:利用小区闲置空间打造3个“15分钟党群服务圈”,将42项政务服务延伸至居民楼下。
2024年底,3个便民服务点同步投用,退休教师组成“银发帮帮团”,物业人员兼任“红色代办员”,社区律师定期驻点提供法律咨询……截至今年上半年,服务点累计办理业务1562件,成功调解纠纷17件。
这一转变,正是依托鼎山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将“提出需求—协商决策—落实反馈—监督评价”全链条贯穿基层服务的生动体现。
江津区人大代表张旭、陈浪、胡露在实践站接待群众
民生诉求一网通办
为打破线下履职局限,人大鼎山街道工委构建“人大特色图层+量化考核体系+民意直通网络”三维管理体系,推动人大工作与数字治理深度融合。具体而言,将辖区76名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信息,以及150个人大代表家站点纳入“141”基层智治平台,同步贯通建议办理、视察调研等功能模块,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人大工作特色图层”,实现履职阵地“一图可视”、民生诉求“一网通办”。
今年5月,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李丽莎围绕“一老一小”主题,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开展线上随机调查,区人大代表、艾坪社区党委书记胡露通过手机终端实时视频连线。代表在调查中了解到,辖区老年人普遍存在老花眼、白内障等问题,随即计划提出加强眼部健康管理的建议。通过线上协调,不仅为有需求的群众发放了一批老花眼镜,还邀请结对医院为老年人开展眼部健康检查。
“人大特色图层让代表履职轨迹更清晰,破解民生痛点更精准、快速。”李丽莎表示。
江津区人大代表陈浪直播宣讲医保政策
直播间连麦汇民意
人大代表与居民“屏对屏”交流,评论区实时滚动着大家提出的建议……这是鼎山街道“一站到幸福”直播间的场景。该直播间依托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聚焦经济发展、民生热点、政策法规等内容,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与人大代表进行沟通。
在今年初的一场直播中,居民王师傅反映:江跳线鼎山站施工导致鼎山大道封闭,车辆通行不便,希望修建临时便道。人大鼎山街道工委收到建议后,迅速联动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协调解决。如今,一条长300米、宽4.5米的车行便道已建成使用,有效缓解了通行压力。
人大鼎山街道工委主任陈浪介绍,今年以来,已开展代表法宣传、立法意见征集、医保政策解读等专题直播5场,累计1.2万余人次参与,推动解决6个民生问题。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邹云生表示,鼎山街道巴渝实践站将持续坚持“开门建站、为民服务”,破解“群众参与难”问题,进一步优化升级功能,让家门口的服务真正“扎根”群众心坎。
来源:重庆人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