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妹 发表于 2025-9-24 17:23:05

溯源二中:从遗爱祠到德感坝,江津园艺学校的历史迁徙

编者按在江津二中现址上,还有一所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就是拥有近四十年悠久历史的四川省江津园艺学校。它是一所成就卓著、英才辈出的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以周开达、荣廷昭两位院士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1955年,园艺学校完成其历史使命,将这片土地完整地交予了江津二中。

四川省江津园艺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创办的江津初等农业学堂。在其四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曾七易其名、五迁校址。其校名先后历经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县立甲种农业学校、县立职业学校、县立初级农业学校、县立农业二职业学校、川东江津农业职业学校,最终定名为四川省江津园艺学校。其校址亦多次变迁,从创办时在县城东门外的遗爱祠,先后迁往城内劝功局、东门外广寿寺、大西门外鲤鱼石,后又迁回广寿寺。1950年夏,江津园艺学校从江津东门广寿寺整体迁至德感坝原明光中学旧址,接管了明光中学留下的全部校产及部分员工。四川恢复省建制后,学校改名为“四川省江津园艺学校”。1955年,四川省调整中等专业学校布局,将壁山、泸州、涪陵等地的多所农校及合川水产学校的部分师生,连同江津新民农校全体学生,一并整合入江津园艺学校。江津园艺学校作为江津地区创办最早且颇具影响力的中等专业学校,办学严谨,德育为先。教师尽职敬业,学生吃苦耐劳,校风优良。在四十年的办学时间里,学校共毕业九十多个班级,培养学生四千余人,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便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荣廷昭等知名专家学者。1955年,江津园艺学校完成其历史使命,教职工分别调往宜宾、荣昌的畜牧兽医学校及江津二中工作。随即,江津二中遵照江津专员公署的决定,从县城文庙迁入江津园艺学校旧址,全面接管了这片土地上曾属于国立九中、明光中学和园艺学校的所有校产校具。自此,几所学校的历史、地缘与物缘,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构成了江津二中今日厚重的历史底蕴。


来源:江津第二中学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溯源二中:从遗爱祠到德感坝,江津园艺学校的历史迁徙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