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最大的地主庄园,占地13200平方米,曾经富甲一方,当地人都称他为...
这是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石龙门村的一座清代庄园。房屋座西向东,始建于清代,由湖南移民陈氏家族历经嘉庆、道光等多代扩建形成,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建有520余间房屋,布局随地形地貌顺势而建。
陈氏第五代陈宝善时期(约1850-1900年)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以陈衍凤修建的房屋为中心向东、南、北三向扩展,5道朝门及18个单体院落,含18个天井。
庄园青石为基,砖木为墙,清一色的石梯和石栏杆,外围修有两层围墙,是一个由64根石柱和30多根大圆木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正厅、客堂,戏台、碉堡、花园等样样齐备。
满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柱、绘彩描金,庄园内有四重门,形成庭院深深的“龙门阵”,两厢穿堂叠殿,十八天井,珠联壁合为“八阵图”。进入庄园,穿房越院,重重叠叠,犹如进入易经中的“八卦迷宫”,难辨东西南北。
石龙门名字的由来,据说建设庄园时,此处有一条很长很大的石埂,石埂下端有一石岩,其形状如龙,故将此处取名为石龙门。
陈宝善家族的财富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据《江津县志》“人物志”载:“陈宝善(1861—1925),江津县塘河场人。因结交官府,承销食盐发家致富,人称‘陈半县’。
清宣统元年,陈鼎臣、陈兴臣,创办晋丰储蓄兼殖业银行。居住庄园名石龙门。另据1986年出版的《塘河乡志》记载:“塘河陈氏家族从清朝中期开始发家,到1949年时已经历七代,约二百年历史,极盛时期是在陈宝善时期。
陈氏家族所占的土地遍及江津上半个县和靠近塘河边界的四川省合江县的地区。面积比现在整个塘河乡的17000多亩耕地还要多。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时从他家的住宅石龙门到赶石蟆镇的稿子场近三十里路,只有一根田坎是别人的地界,陈家曾将银子摆满了那根田坎,想把它买过来,但未买成,这是陈家当时的遗憾之一。
陈氏家族家大业大,不仅人丁兴旺,庄园的管理也自成体系。庄园内的各种佣人达数百人,石龙门庄园还有自己的武装。陈氏石龙门庄园处于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区)和合江县的交界地带,山高皇帝远,陈家在此唯大独尊,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1949年底江津解放,陈氏石龙门“独立王国”的历史结束了。佣人和长工各自回家,庄园则成为村、队办公场所和社员住房。改革开放后,庄园成为江津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又成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导航地址江津石龙门庄园。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古迹精彩内容。
来源:探迹旅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