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4744|回复: 0

停滞时光 短暂逃离:中山古镇 有故事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8-3-29 1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当地的特长糯米酒和酱菜。
黄桷树下,岁月作瓦
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境内,是重庆十大古镇之一。从江津区出发,沿通往四面山风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前行50余公里,再折进一支路3公里,便可眺见侧卧在笋溪河畔、背倚四面山、西接四川先滩古镇的中山古镇。
中山镇又叫三合场。据古中山乡志记载,清末,江津属地分三里(思里、杜里、笋里)十二都,中山镇属笋里十二都,办事机构设在龙洞场。以后又把老场、龙洞场、马垭场三个场合为一个场,故名“三合场”。
幽巷里的卖柴人。
一直以来,中山都是宁静而低调的,从不像其他旅游景点那样大肆为自己宣传吆喝,她在重庆的一隅,静默着度过岁月和风雨,养育着祥和的中山人。
古镇背山临水,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距今已有850余年。
古镇背山临水,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但要问中山镇始建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但从该镇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鬼脸钱”、春秋战国的“刀币”、“铲币”以及之后历代的纸钞、金、银、铜、铁币和其他文物判断,该镇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新石器晚期。有文字可考历史,应从南宋开始。据江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溪龙洞题名》石刻记载,南宋赵构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李云龙辛未年上元日,至龙洞场赶集游玩并赋诗一首,距今已有850余年。
以前,中山龙洞场自古以来就是贸易繁荣的水陆码头,为川黔山区的商品集散地。贵州、綦江、合江等地的物资大都集中于此进行贸易,山货、水上外运,大米、食盐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经水运到龙洞场后,再由马帮运到合江、贵州等地。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禁止米贩买发水米坑民的楷书阴刻榜文禁令,至今仍立于古镇街边,不禁令人遐思那人头攒动、赶集贩米的繁华场景。场口路边岩壁上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题刻的各3.5米字径的“三合场”三个大字,至今清晰可鉴。以及清时诸如“木邦公罪”、“禁止乱伐林木告示碑刻、禁止捕鱼碑刻”、“水淹天木罗檐水文题记”、“陈氏贞节碑”等,也从不同的侧面映出三合场的历代变迁与沧桑。
往事如烟,繁华也好,热闹也罢,在历史的尘烟中,任何辉煌都只属于过去。沧海桑田,只在断壁残垣间,还能依稀寻觅到中山往日的峥嵘。
建筑采用吊脚楼式建筑,建筑高度为1至3层,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街道屋顶相连相接。
到中山不看建筑就等于白来
到中山不看建筑就等于白来,即使是建筑门外汉,那富有特色的老街和旧屋也能让人体会到一些什么。黄昏时分,在街上闲走,听打铁的声音,闻炒辣椒的香味,连空气也带了几分薄醉。
临河的一侧,吊脚楼错落有致地沿河岸一溜排开,在翠竹和芭蕉的掩隐下,宁静安详。
中山传统民俗建筑老街区,是中山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代表作,当地人称三合老街,又称龙洞场,上下场口各有一道栅子门把守,老街由南往北分为八节: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桥洞、盐店头、月亮坝。在临河的一侧,细脚伶仃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沿河岸一溜排开,在翠竹和芭蕉的掩隐下,陪伴着从四面山奔流而来的笋溪河,宁静安详,让人难以想像它昔日的繁华。据江津县志记载,自康熙三十三年龙洞场设办事处以来,三合场一直是封建基层行政机关所在地,加之又是中川东地区较大的水陆码头,靠近贵州、合江、綦江等地,各种土特产和其他商贸物资集中水运运出,使三合场成为当时川东地繁华的商贸集散地。如今,漫步中山镇,可以发现众多古老的手工作坊,如锅厂、铧厂、银铺、铁匠铺、染房等。还有供商人们歇脚的栈房、冷酒馆和盖碗茶馆。
整条老街以青石板铺设的街面为轴,东西两排而走,街面3至5米不等,建筑物为穿逗式木结构或穿逗式和台梁式混合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建筑群巧妙利用三合场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而经济地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采用吊脚楼式建筑,建筑高度为1至3层,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屋顶全用青瓦铺盖,街道屋顶飞檐,相连相接,使街面被遮掩,沿街铺面镶单片门板、逐块开关。即使是漫步在小雨中,踏着石板路,却可身不着水。雨天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的特点,这种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川东地区雨晴不定的特点。铺面楼上可住人,开间做得较大,且易组合;整座古镇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风韵。历经几百年的雨打风吹后,长街很多地方已经衰败,断瓦残檐间蛛尘密布,古意森森。
老街曾被来镇上考察的民居建筑专家评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
昔日的繁华,还为三合场留下了四座石拱桥,其中的老街卷洞桥和斑竹滩游渡河大桥最为著名。卷洞桥南北走向,与两段老街相连,石工和配料相当精绝,全桥无沙灰缝隙,均用刀口缝吻合,每块桥拱石整料配置,双层卷拱,异常牢固,历经800余年仍无裂缝和倾斜变向。而斑竹滩大桥在跨度上位居全国石拱桥第二,桥下有穿闸(古时为木闸),1960年代初修成了石船闸,供上下船只通行,至三合场老街江家码头。
幽静的古镇成了艺术家们寻找灵感的圣地。
中山 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破败的庄园,衰草凄凄,蛛网密布;缠着白帕子的老人,静静坐在门前,千沟万壑的脸,深邃的目光,仿佛述说着这个古镇久远的传说。中山的魅力,还在于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中山古镇是端庄质朴的民居古庄园、古寨、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等古建筑的集中地,以枣子坪庄园、龙塘庄园为代表的古庄园9处,以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10余处,以朝天嘴古寨、大岩山古寨为代表的古寨古堡3处。枣子坪庄园,始建于清朝末年,距老街850米,占地4000平方米,土木结构,配有花厅、天井、鱼缸、花台、戏楼等;妙用花厅将左右厢房既连续起来又把整个庄园形成封闭的空间。花厅、窗棂全为深浅木质浮雕或镂空雕,图案多具故事情节或古装古戏。龙塘庄园,又名余家大院,距老街900米,新中国成立以来至80年代为中山镇政府驻地,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建有天井、鱼缸、花园、青瓦白墙、柱础撑弓、斗拱、顶梁全是雕花。前院排场雄伟壮观,除碉楼被拆一个半外,其余保存极为完好。庄园四周为葱绿的林荫,每日早晚成千上万的白鹤、白鹭飞舞在林中,一年四季与人为友,形成一幅天人共享的风景画。
中山的灵气,在于山水、黄桷树下,悠久的岁月仿佛停止了脚步。
朝天嘴古寨,位于常乐村南1200米,早年为防躲匪盗而建的军事要塞。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牺牲17名战士和一名排长为代价,苦战三天三夜才歼灭400余名土匪。至今,此地仍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活教材。
双峰寺,位于中山镇双峰寺村驻地,始建于何年没有确证,但凭碑刻记载,大约建于唐代,清康熙、道光年间相继维修,为中山现存的保护完好的复式四合院寺庙。正殿为土木结构,硬山式顶,并施以弓形翘角风火墙。梁架结构用五柱,前为乳拊搭牵,中用二拱梁,以驼峰为支柱,后用五横梁四支柱,柱未落地,并置于蟾蜍脊背上。据寺内碑刻记载曾拥有武僧500人,曾与江津朱杨寺构成江津两大古寺庙,在朱杨寺毁后而独自存在。古镇内星罗棋布的历朝古墓葬共有上千座,已被发现的有汉墓、唐墓、宋墓、明清时期墓葬,都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明清墓基雕工精湛,具有较高的美术研究和建筑研究价值。古镇居民收藏的几万件文物是对中山古镇历史的实物见证。其中居住于中山镇老街41号的闵家尤为突出,该户不仅收藏该镇出土发现的历代钱币,还收藏保存了明清木雕牙床十余架,其中一架堪称古木雕牙床的王中王:长3米、宽2.9米、高2.6米,7层雕花板。比当今收藏在渝北区民俗博物馆的“中国第一床”更具震撼力。据传,此床是当年数十名木匠精雕细刻了四年零六个月才完工,仅其表层敷金就耗费黄金300克。古镇内除报经上级政府批准的21处镇级文物保护点,14处区级文物保护点和6处进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固定文物外,还收藏了历史古纸币11230枚、毛主席像章23180枚、古钱币6341张、古牙床82张。古茶几、梳妆台、秀案、陶器、瓷器、花雕板、根雕等散存文物尤为众多,其中古钱币中有很多出土的刀币、铲币、鬼脸钱、鼻翼钱可对中山古镇的亘古历史和巴人灭绝探秘史提供物证。
随意坐下,哪怕只是短暂的逃离,中山也是你最佳的选择。
短暂的逃离,中山是最佳的选择
哪怕只是短暂的逃离,中山也是你最佳的选择,受了感情的创伤,或担不住工作的压力,都可以选择到中山去小憩,它像一帖温热的药,细细熨平心上的伤痕。
临水而建的老木房保存十分完好,推开窗棂就是满目自然风景。
走在古镇老街,街道不长,可两边的建筑颇有特色,老木房保存十分完好,清一色的老式三层吊脚楼,建筑风格与曾见过的迥然不同,一楼是门面,也做大厅,大的有四十几平方米,小的也就十来平方米,光线昏暗,人多坐在门槛,家长里短地闲聊天,也有整理成店铺的,便坐在门前,眉飞色舞地招揽生意……
古镇现住有200多户人家,街畔屋檐下一切显得那么安闲而自在。
古镇现住有200多户人家,民间传统的经营业态如铁匠铺、中药铺、剃头铺等依然存在。太阳斜着射进狭窄的老街,给灰暗黝黑的街面一隅镀上一抹金黄。踏着块块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石梯小巷穿行,穿场而过的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草药的清香,铁匠铺里飞溅的炉火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配合得天衣无缝,偶尔会看到已经斑驳的“毛主席万岁”的“文革”标语,而街畔屋檐下那剃头的白发老翁,老屋里包着白头帕、喝茶嗑牙的长者,都显得那么安闲而自在。
街道两旁的各式店铺门上都挂了一盏纸糊的灯笼,有的做工精致考究,有的简单随意,有的经过风雨吹打已经残破零落,有的高悬门楣不改颜色……这些高悬的灯笼,是此地一大特色,轻轻一挂,就挂出了古镇的风情几许,也点亮了游客们猎奇的眼睛。
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中草药的清香,古镇上还有几家中药店。
沿着青石板路往古镇深处逛去,如铁铺、中药店、银铺、染房、剃头铺……细细搜罗一番,没准可以淘到城里见不到的印花土布,还有不知从哪儿得来,有多少岁月了的翡翠镯子,让人欣喜不禁。
中山古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现象,就是人们生活用品中的装饰多为虎头,如虎头布枕、虎头木枕、虎头寿枕、虎头雕花花板、虎头轿子、虎头屏风、虎头刮花被、虎头刮花帐子、虎头帽、虎头牙床等。这些是不是与古代巴人的图腾崇拜有关呢?
街的下面就是笋溪河,水并不深,河的岸边是茂密的竹林,风吹竹叶,发出沙沙的令人愉悦的声音。穿透竹叶的阳光,落在地上斑斑点点,竹叶是那么的绿,好像整个空气都被它染成绿色了。河这边的大黄桷树下,有悠闲的小茶馆,随意坐下,叫上一碗白底蓝花的盖碗茶,在树阴下坐着,对着对岸的盈盈绿竹发半天的呆也够惬意的。
如果不想坐露天,那么尽可以选择街边的老茶馆,沱茶、花茶,虽质朴,却有着独特的味道,尤其是茶馆里往往有老人敲了梆子,咿咿呀呀地唱起川剧,更增添了几分苍凉和古朴,茶过几巡,老人收拾了家伙,笑呵呵地坐到旁边和你谈起中山往事,又是一种感觉。
镇上的饭馆很多,菜肴多半是野菌烧腊肉,蘑菇肉片汤等地道美味。
镇上的饭馆很多,很多客栈也兼卖饭,木门外,主人用竹编的扁篓装了青的菜、紫的茄子、红辣椒挂在外面,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屋檐下用木盆盛着清水,养着田螺、鳝鱼,现捞现做。
用竹编的扁篓装了青菜、紫茄、红辣椒,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吃饭一定要选客栈后面的露台,江风习习,夕阳初下,那感觉舒适得紧,菜肴多半是泡椒田螺、野菌烧腊肉,蘑菇肉片汤,香落了鼻子,配上自酿的米酒,很快便有了几分醉意。
夜晚总是来得很突然,当四周开始归于寂静,当客栈主人开始用木棒捣起鲜红的辣椒为明天的美味酿制作料时,古镇的夜便不经意地来临了,在昏暗的灯下和主人唠家常,或浅酌几杯小酒,和朋友谈天说地,或者趁着浓浓夜色到古镇溜达一圈,寻点另类的玩法,都能让人兴味大发。
如果赶得巧,没准碰上美院的学生在搞创作,有清秀女子挽起青丝,穿了旗袍,撑了油纸伞,在小巷里拍照,夜晚的微光洒在白皙的脸上,映着黑底白花的旗袍,十足像《胭脂扣》里的梅艳芳。掠过她的一刻,心里竟有丝丝凉意,这静谧的夜晚,多了几分悲凄。
一宿宁静后,清晨的古镇又开始充满生气,呼吸着来自四面山的新鲜空气,沿着老街漫步,随便拣一家餐馆,老板很会意地送上荷包蛋,还有清淡的榨菜肉丝面,吃得你五脏六腑都通泰了。
当地有名的小吃,石锅糍粑。
《新旅行》指点
交通:1.菜园坝长途汽车站(或陈家坪长途汽车站等)去江津客运中心,车费:19-20元(空调大巴),每天07:00-18:00,每20分钟一班。车程45分钟。
2.江津客运中心到中山(三合镇),车费:9.5元/人(中巴),下午4:50末班。车程:120分钟。如果包出租车,大致110至130元/车,含过路过桥费。车程60分钟。
3.返回:中山到江津,上午车较多,收班车时间较早,但收班时间不定;另有长安之星7座面包车出租,中山到江津车费140.00元。从江津回重庆的大巴19:00左右收班。
吃:古镇特色传统小吃是烟熏豆腐、石板糍粑,5毛一块。老街上有很多当地的特色菜,比如豆腐炒腊肉、河蚌肉、野菌烧肉、泡椒田螺,竹筒米酒等等.
住:建议在老街住一晚,特别是几个朋友在河边打打牌,感觉不错!当地有很多的家庭旅馆提供住宿,古镇的客栈条件一般,房间很窄,但好在便宜、干净。1人间到3人间都有。推荐”三合客栈”,价格便宜,一铺10元,床还是古老的镂空雕床。电话:023-47768863,13500386906。还有“来福客栈”,那里很新也比较干净,可以住10人,老板是重庆人。菜的味道很好,旁边有露天的桌子可以打牌。
自驾车路线:江津区→陈家坪(上成渝高速)→走马(下高速)→江津长江大桥(过桥后右行、四面山方向)→李市→中山古镇(三合场),全程大约110公里,100至12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