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生在公共场合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培养学生在突发性灾难发生时掌握逃生及应对技能,2019年7月25日,重庆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公共场合如何避震”科普课堂,本次科普教学在江津阳光社工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43名暑假班儿童和10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课堂活动。 开课前,负责本次科普课堂的老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课程。首先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让同学们针对该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答案五花八门。例如:在学校,应躲在椅子下和墙角;在家里,应躲在三角状的桌子和厕所里;在公共场所中,应躲在成圆柱的柱子下双手抱头蹲好。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了一一点评。然后,老师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电影院、商场、公共汽车上避震呢?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在同学们针对该问题讨论了几分钟之后,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地震模拟演练,当警报响起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躲在桌子下,有的躲在椅子下和呈三角的地方,警报结束后,老师针对个别学生不恰当的躲避方法进行了一一指正。 本次地震科普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在公共场合遇到紧急状况时的自救自护能力,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