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30日上午,重庆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大足区宏声文化广场举行。近年来,重庆加快推进兴粮兴储,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095.9万吨,同比增长3.2%。
当前,全国科技兴粮兴储已步入快车道,绿色储粮、智慧仓储、功能性粮油等新一批新技术不断涌现。 本届科技周活动以“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兴粮兴储”为主题,通过举办粮油科普讲座、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交流会、粮食科普乡村行、粮油新品种科技成果展示展销等系列活动,展示重庆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成果。 粮食增产增量需要资金保障。据了解,重庆持续加大科技项目资金投入,落实粮食生产补贴24.8亿元,大力实施稳粮扩油工程,提升粮食支撑水平。2023年,粮食产量1095.9万吨,粮食平均亩产360.6公斤,同比增长3.2%。落实市级财政资金5亿元,支持绿色仓储技术改造升级。 同时,全市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兴粮兴储环境更优,全市粮食企业累计取得专利授权71项。
为了让储粮环节耗损最小,确保质量稳定,老百姓能吃上“放心粮”,重庆加强粮储标准制定和技术推广,包括制定“重庆好粮油”压榨菜籽油等9项团体标准,培育了凯欣粮油、龙泉食品、金沙河面业、中粮粮油等一批龙头粮油骨干企业。开展“智慧粮库”试点建设,实现粮食综合储存损耗率保持在0.4%左右,比全国平均数据低了0.23个百分点。
在启动仪式现场,重庆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捐赠了20套农户科学储粮仓。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