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今日江津
›
探寻江津非遗技艺,传承文化瑰宝!
返回列表
查看:
44268
|
回复:
0
[部门动态]
探寻江津非遗技艺,传承文化瑰宝!
[复制链接]
江依依
江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3367
1865
主题
188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367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5 0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传承是非遗文化的生命之源
一代又一代的匠人、艺人
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
他们的坚守与执着
让非遗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熠熠生辉
今天来盘点部分
江津非遗技艺
探寻非遗文化,传承文化之美
市级非遗技艺
传承经典
白沙杂耍
白沙杂耍是分布于江津区白沙镇等地的民间传统杂耍杂技表演的总称,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从过程上看,主要包括耍狮子、敬神、主持人开场、架道具、爬杆、杂耍、翻五台、谢主八个环节组成。表演仪轨保留着宋元以来民间耍把戏表演的仪式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娱神娱人合二为一的重要特征。
白沙风筝制作
白沙风筝制作技艺,是江津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沙风筝,在传统制作风筝的基础上,结合了铜梁龙制作技巧,独创出了可拆卸的龙头风筝,还有书法、绘画与风筝制作相结合的十二生肖“画书”风筝,形成了独特的技巧和风格。
四面山传统烘笼竹编
四面山传统烘笼竹编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主要以火篼为代表的四面山传统竹编技艺,是四面山人民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竹资源,通过造型、编织等技艺,创造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工具、器具、用具,体现出凝结着生活智慧的器用之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土陶器制作
土陶器制作技艺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四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土陶器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们,也在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新产品,为古老的土陶技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吴滩无网弹棉制作
吴滩无网弹棉制作技艺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江津区吴滩镇一项传承百年的,手工弹制棉胎、棉褥的传统技艺。弹棉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而吴滩无网弹棉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无网线弹制技艺,就是整床棉絮不用一根网线,俗称“软活儿”。
石蟆百戏伎艺
石蟆百戏伎艺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流传在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白沙镇一带的传统综合性表演艺术,尤以石蟆地区传承的技艺堪称代表,其完好地继承了自汉代以来的百戏传统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狮舞和“耍和尚”堪为代表,是中国古代百戏传统的活化石。
小彩龙舞
“小彩龙舞”于2011年被列入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称“舞小龙”。“小彩龙舞”活跃在民间,以其小型而灵活的特点,适应各种场面、各种时节,既可配合大龙舞蹈,也可单独成套舞蹈,其体形小而翻腾活的表演手法和套路,是“小彩龙舞”的主要特征。
制作“小彩龙”的骨架,对竹子的要求十分严苛,需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雌竹,将粗皮刮掉,用篾刀将竹子篾成竹条,再用热水将竹条浸泡2至3天,以增强竹条的韧性,待骨架编制完成,再用彩布颜料等进行彩绘成龙。
永兴吆喝
永兴吆喝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发展,唱词多为即兴创作,没有伴奏乐器,也没有固定的调,由演唱者自由起调,自由抒发,可无限拉长,现编现唱。在江津区永兴镇一带,这种民歌直接产生于薅秧这一劳动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薅秧脱离关系,成为在当地世代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演唱方式。
金钱板
三块竹板平于腰间,方寸之地容纳双脚,立定碰打,便唱出世间变迁,历史兴衰……这就是形象生动的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钱板。 金钱板起源于清朝,经历代民间艺人传承,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说唱故事形式,因此唱词极富叙事特征,词中既有人物,又有情节,还有故事高潮,曲折生动,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区级非遗技艺
传承经典
钟氏鱼灯彩扎技艺
钟氏鱼灯彩扎技艺是江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江津区支坪镇真武场、仁沱场一带,每至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门墙窗檐上,总能见到喜庆鲜艳的鱼灯。“钟氏鱼灯”形状多为鲤鱼、鲫鱼,且都是挺嘴翘尾,可爱非常,其规格有大有小,大的多用于场坝游玩,小的多用于把玩和悬挂。
民间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柏林民间剪纸于2018年列入江津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婚丧寿诞等人生礼俗上,很多时候需要一些各种内容的剪纸,这些剪纸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是传达了人们祈福纳祥、趋利避害的活动主题和美好期盼。
非遗文化
区级非遗项目
其实,江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有手工印染、竹麻制作技艺、草鞋编织工艺、瓷刻等共计111项,欢迎大家走进江津,了解更多非遗文化~
来源:江津文旅综合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闲聊晒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