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蜜饼起源于白居易为官忠州时期。近年来,我们经常见到在各大网站上被推荐的忠州美食名片——香山蜜饼,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种古法匠心的蜜饼曾一度失传。 源起:白居易在郡创制,与东坡肉齐名 据《直隶忠州志》载:蜜饼又名香山饼,以蜂蜜、麦面、香油为之,白居易在郡创制,惟州人世守其法,能制之,外邑不能造也,东坡肉元修菜可鼎足焉。 另据《忠州乡士志》载:食品之著名者,有蜜饼,蜜饼酥松可口,为白香山任刺史时所创制,故曰“香山蜜饼”。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居易由江州(今九江)司马量移忠州(今忠县)刺史时,善于深入民众,体察民情。一天,他独自一人微服出访,见一家名为“巴记”的烤饼铺生意冷淡,便买了两个尝尝,却非常硬涩难吃,白居易问:“传说巴记烤饼相当有名,为何如此质量?”店主是个小后生,他叹了一口气回答说:“那是爹娘在世的名气,去世时我也很小,没有得到他们的技艺,所以如今已一落千丈了。”白居易知此情况后,就帮小后生用蜂蜜、香油、麦面制作了一种香甜味美的蜜饼,从此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小后生做活了生意,也让州民大饱了口福,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便特用诗人雅号“香山居士”,将此饼命名为“香山蜜饼”。此后香山蜜饼广为流传,到了宋朝与全国最出名的东坡肉和元修菜齐名,且全国唯忠州独产。 传承:传统工艺,古法匠心做好饼 原香山蜜饼厂地处三峡库区淹没地带,于2004年拆除后停产。所以只有忠州老居民或年长者吃过香山蜜饼,一度只闻其名不见其饼,连网络上的图片也与实物不符。 忠县忠唐食品厂为传承历史文化,让更多人有口福享受到这一忠州古名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香山蜜饼的传人(在原香山蜜饼厂负责制作近30年),在她们的指导下生产出的香山蜜饼,完全按古老的配方和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不加水,不加香精,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剂,酥松可口,色香味俱全。创新融合匠心,香山蜜饼文化内涵得以更加鲜活。 工艺:9大制作工序,还原蜜饼最真实的味道 1.精选原料,自然发酵 优选醇正土蜂蜜与精制面粉,利用时间自然发酵,一般发酵时长为10个小时或者更多。
2.揉搓 发酵好的面粉,反复折叠,揉搓成胚。
3.称重 为确保每一个蜜饼的含重量一致,称重会精确到以毫克为单位。
4.按压、定型 将称重之后的面团,在固定的模具上按压成型,模具有大小之分,以现有的模具做出来的蜜饼主要有大小两类。
5.测温 相比于烤箱的精确控温,古法烤制香山蜜饼需要的是烤饼师傅依据丰富的经验+温控计来确保烤饼的每一步都不出差错。
6.按压、定型 古方砖灶,黄泥敷锅盖,烤制之前,特质的铁皮上面会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以防止粘连,成型的蜜饼会被一个一个均匀地摊在上面等待烤制。
7.出炉、摊凉 整个烤制过程大约20分钟左右,全程不翻面,烤制完成的蜜饼又会被摊在特制的木质茶盘上面等待冷却。
8.刷油 为了让蜜饼颜值更高,更加松软,冷却之后的蜜饼都会被刷上一层薄薄的特制芝麻油,口感酥脆,回味无穷。
9.包装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冷却之后的蜜饼装袋,尺寸较大的蜜饼一袋一个,小蜜饼一袋四个,这些包装完好的蜜饼,少量会在现场售卖,一部分则会被发往上海、成都、广州等地,后期,或将在超市、特产店等地购买。
香山蜜饼生产地址:忠县香山一路3号附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