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春光明媚,长江江津龙华镇段的龙门滩外已是一派碧波荡漾,芳草萋萋。该镇河库保洁员黄庆德沿着江滩仔细地搜寻他的“新朋友”——中华赤麻鸭。他经过反复查证,这些中华赤麻鸭成功越冬飞走了
中华赤麻鸭在龙门滩外滩栖息
“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鸭子!”谈到中华赤麻鸭,黄庆德有些激动。今年1月,中华赤麻鸭首次迁徙到龙门滩以来,黄庆德就把心扑在了这群珍稀的鸟儿身上。
中华赤麻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仅存1万只左右。这种鸭体型比家鸭略大,体重约1.5至2公斤,身披赤黄褐色羽毛,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雄鸟颈上还有黑色颈环。此次到龙门滩越冬的有四五十只,鸟群腾飞起来,五彩斑斓,非常漂亮。
龙门滩
发现这些珍稀鸟儿到来后,黄庆德马上向镇政府作了汇报。龙华镇政府高度重视,在龙门滩上划出了保护范围,并组织河库保洁员给场上的居民反复宣传,希望大家自觉与之“保持距离”,让这些鸟儿在河滩上自由自在地栖息越冬。
龙门滩为何吸引中华赤麻鸭这种远方的“贵客”来此越冬呢?
龙华镇总河长李仁华介绍,该镇贯彻落实“河长制”以来,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先后投入6000万元,对长江龙华段展开常态化整治,先后疏浚溪河15公里,累计清漂垃圾450吨,对场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河道违法采砂进行了重拳整治,拆除了四处喧闹的砂石加工厂。同时,还聘请了12名河库保洁员(水利志愿者)长期进行日常巡查,昔日喧嚣的龙门滩如今重新回归宁静。
难怪中华赤麻鸭会把这里当作越冬的家园。除了中华赤麻鸭,在龙门滩一带,还有绿头鸭、白鹭、鹚鹭、水鸭等大批野生鸟类栖息繁衍。正是有了“河长制”的全程呵护,越来越多的鸟儿在龙门滩安了家。在巡护中,黄庆德还在一些细软的沙滩和石块上,不时发现一些鸟儿新鲜的粪便以及爪印。
“希望明年中华赤麻鸭还会再来越冬。”望着生机勃勃的滩涂,黄庆德默默地许下了新的愿望。
来源:江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