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的四面山从来不缺动物,品种繁多的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
最近,深藏在四面山深处的众多稀有保护动物按耐不住出来抢镜,被镜头“抓个正着”
1月27日,央视《新闻30分》以《重庆江津发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为题,对四面山加大野生动物普查和保护利用红外线监测记录仪监测动物记录,从而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报道
2017年,森管局在四面山林区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内置的传感器能够探测前扇形区域内热量、红外能量的突然变化,当恒温动物从装置前方经过时,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造成的温差引起相机周围热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触发相机拍摄图片或视频。
两年来,这批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如成群嬉戏的猕猴、自在觅食的白鹇、色彩艳丽的红腹角雉、身形矫健的小麂、呆萌长尾的果子狸等等。
其中,白鹇、猕猴、红腹角雉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麂、果子狸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简称“三有”)野生动物。
[size=17.068px]色彩艳丽的红腹角雉
“这些清晰的野生动物‘写真’,是森管局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重要资料。”四面山森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量“写真”还充分说明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良、动物资源丰富。
(来源:江津发布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