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江津区科普志愿者地震科普知识,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2019年5月9日在5.12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江津麻柳地震监测站,开展了科普志愿者参观学习活动。 走进大门,科普志愿者就被房间构造所吸引,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麻柳地震监测站建立于2007年,在当时每平方米的造价就高达5000元,门框也是一般房屋建设的两倍以上,并且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经受住考验。我们首先参观了测震数据采集器,它的摆放位置及房间都是一个正方体,仪器摆放在房间正中间,在仪器外圈还有一个减震沟,用于隔离仪器,最大程度降低对仪器的干扰,测震范围可达到全球地表振动,并且可以精确锁定地震方向。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强震动观测系统,正常地震的波及范围是每秒钟7-8公里,强震动观测系统在检测到地震后将以每秒钟30公里反馈到监测站,工作人员再迅速通知人员进行疏散,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后参观的是GNSS观测仪,工作人员介绍到该仪器可以把地震源精确到毫米,据监测发现近年来江津地区的地表移动范围每年为1-2毫米,属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通过本次地震监测站参观活动让科普志愿者认识了各种地震检测仪器,现场近距离观看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同时也提高了科普志愿者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后期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更多的人宣传地震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