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89603|回复: 57

江津城区老地名老照片拾录,“回到”那些年你没见过的江津城区…

  [复制链接]

812

主题

529

帖子

5443

积分

VIP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3
发表于 2021-1-5 1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悠悠几江畔,巍巍鼎山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掀起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往事如云烟,那年那月一幕幕、一幅幅情景展现,虽一去不复返了,但留在老江津人脑海里的烙印,却是永远也湮灭不了的记忆。
◇三十多年前的江津主城全景。
dc6bf2b26c8243949b5c29622afb12fc?from=pc.jpg

〔1986年摄 〕
◇一座小小县城开9道城门,绝无仅有。然而,在江津就有这样的新鲜事。明成化年间,江津的先人们就开始在原有的土城基础上修筑城池,至清代就出现现代江津城的雏形。江津县城除按一般规律开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外,还依据县城地势,沿江增开5座城门。这9座城门分别是:北固门、迎恩门、通泰门、嘉惠门、临江门、西城门、来庆门、南安门、东阜门。各道城门都建有城楼,遗憾的是,至今一个完整的城门都没有了踪影。
2505cd767035466fa07fe30cc59b57a8?from=pc.jpg


◇乾隆江津县地图。地图上有不少老地名至今还在用。如:北固门、嘉惠门、通泰门、迎恩门、老米市街、清平巷、神仙口、大什字、小什字、小官山、金钗井等。
b05255d5a8634ece8f483614e9ed302b?from=pc.jpg


◇民国廿五年,江津城区遭受百年难遇的洪水淹没。图为东门幼稚园、嘉惠门、杨嗣桥、通泰门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水灾影响。
◇1936年,江津公园被洪水淹没情景。
b8f31ff2f0b840ffb4e7382e732bc550?from=pc.jpg


◇1936年,江津城区老米市街市民出行情景。
50597893b8864c5f8cc76f21f99e4355?from=pc.jpg


◇不少江津人可能对〔中山公园〕这个名称还不够熟悉吧?其实,它就是后来位于东门〔人民公园〕的前身。
b6f54a31d0ef479391386e1255370e0d?from=pc.jpg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津人民公园遭遇百年洪水侵扰。望江亭底层已被水淹没了。
d4c7c18277c84075a308bd4915486b77?from=pc.jpg


◇这张图片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津城区通泰门码头的面貌。这个码头的存在,是江津商客往来的门户标志。
0295b9bc265545ffaed0d7c0b3a61355?from=pc.jpg


◇在通泰门上面就是米帮沱,八十年代,这里破破烂烂,又脏又臭。如今,环境改善后,车来人往,热闹非凡。
c245b28d3fae49ad95f56620a6f05973?from=pc.jpg


◇江公享堂,是明代辅相江渊在故乡江津的府第,至今保存完整。位于城区石狮子街相府路89号。现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df45c1ca8854160b445d15a3571a394?from=pc.jpg


◇江津古城墙遗址,位于城区北固门怡然街。该城墙经明代成化八年重筑后,正德九年又再次翻修重筑过。城墙由北固门向东长约300米,高约5.8米。至今,仍在的城墙均已湮没在居民楼后,所幸的是,江津9道城墙唯有北固门部分城墙幸存下来。
0d3f305bc36347c1bf381b0dfc2b3371?from=pc.jpg


◇津城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古建筑当数一一奎星楼。位于几江街道四牌坊社区,既现在的奎星广场。
0d4f5e156361457ca8049fb6938cf297?from=pc.jpg


◇南京内学院是中国佛教学院的前身,由闻名于世的佛教大师欧阳渐在南京创办成立。该院于1937年内迁到“陪都”重庆近郊的江津县城东门大同路123号。迄今,内学院建筑群保存完整,并由江津文管部门负责管理,未对外开放。
305550c9c53148caadb3d7770edab065?from=pc.jpg


◇在江津,四牌坊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可谓妇孺皆知。其名从何而来?原来此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方向有四个牌坊呈“口”字状紧挨在一起,故名曰:四牌坊。现在,四牌坊的古建筑虽被拆除,但物去名留,四牌坊声名远扬,直至今日。
83a51046870347a79d0b4e40f04fb02c?from=pc.jpg


◇奎星阁,又名魁星楼。在原江津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内,它是江津文庙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二、集体照就是当年文庙的背景之一,遗憾已被拆除,现在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图一、图三奎星阁和仅有的两棵百年银杏树,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c62dc7ed7ee14314b4e8d46ff1203097?from=pc.jpg


◇遗爱池,是植入江津血脉的文化地标。它的存在是为纪念清乾隆年间江津一位清官曾授一而构筑的。如今,石桥、亭台和满池莲荷已不复存在了,然而,历史拓印的痕迹却总让人永世不忘。
e167caacabcc43efba4448115905a74d?from=pc.jpg


◇江津遗爱池已退色的黑白照片。
3ece98cf3c36441da302ba36c2a767d5?from=pc.jpg


◇1939年,为了拘禁吸毒烟民,施行戒烟,四川省立江津戒烟医院成立,这就是现在的江津区中心医院的前身。1940年11月1日,在几江镇东门公园内改成立江津县卫生院,直至1949年11月江津县城解放。
e8b14952049a459d992a35a2e0aff342?from=pc.jpg


◇老江津人大概还能记得,这座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人民医院大楼吧?它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东门大同路152号区中心医院东门分院。
8dce466a15a64778ada9721f09b8142a?from=pc.jpg


◇江津县立中学校,是迄今江津中学的前身。该校本部旧址摄于1932年。
b298224c97044414955300fe4b77096f?from=pc.jpg


◇位于城区黄荆街的江津中学本部老校区,是其经历百余年风雨的旧址。1906年8月,江津县批准为“官立江津中学堂”,1907年3月校舍落成。
c21c0718f878414797c898b2439877f7?from=pc.jpg


◇江津城区斑竹巷28号,是原民国时期张爷庙小学旧址,现在这所学校巳随时代变迁,改为【向陽小学】了。
2394dc0e264f4698a2d8feca501cb4ad?from=pc.jpg


◇江津城区最早的私立医院【延年医院】,建于民国年间(具体位置无法考证)。
b2bb59fe8eda435692c058d5a9fe8bbe?from=pc.jpg


◇解放初期江津老中医院旧貌。
e43ec792d5e8422d95f882b704b73645?from=pc.jpg


◇20世纪三十年代,江津城区通泰门码头一隅。
cc6564a926434096a1bd8f6c7efbc827?from=pc.jpg


◇上世纪五、六年代,江津通泰门河边的一堵墙上写有四个醒目的繁体字:【通泰碼頭】。至今,还有多少人能记得?
0a8034b73cd1493ab443e70737f202da?from=pc.jpg


◇原国民政府四川省建设厅园艺场旧址(始建于1938年),位于现在的江津城区大西门外〔重庆市果树研究所〕内。
7078fad986844d7ea6fa9fa47f411f92?from=pc.jpg


◇这是位于城区东门外武城山,原江津地委党校旧址。1965年党校搬迁后,作为长风机器厂三线建设时期的办公楼。如今,这幢红墙楼房再也看不到了。
e8a6030dc6754634a69b256c251aa2e3?from=pc.jpg


◇这幢青砖瓦楼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江津地委党校宿舍楼。1966年,长风机器厂因三线建设需要,接管了这幢楼房,作为职能部门办公地点。物是人非,如今烟消云散,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b9af661005f542c28eb963ab9a220a36?from=pc.jpg


◇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是清未秀才钟云舫先生所撰,长达1612字。这幅长联珍藏于江津东门文管所管辖的“藏联阁”里,至今,阁楼未对外开放。
377ea8767cc04653849dcbde0b53d166?from=pc.jpg


◇原江津县图书馆旧址,位于城区东门大同路江津人民公园内(它的前身也是南京内学院旧址之一)。
8287741ec9ec44c8a7637065cf6b7cc7?from=pc.jpg


◇莲花石,原名挑灯石。位于江津城区东门外长江航道北侧江水中。上有礁石大小36块交错组成,状若莲花,故称莲花石。石上有题刻诗38段,除刻有咏叹莲花石的奇特风姿和“石现兆丰年”的祝颂外,和韵明代沪州名妓谢秋芳在莲花石殉情前的绝命诗最让人遐思联想。
6b33276eb1a34cd0b9db89c33bf91fdd?from=pc.jpg


◇不少江津本土人士,都不知道【鼎山寺】在哪里?好象已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其实,它就座落于江津城区艾坪山半山腰间,游人可随黄桷故道沿阶而上,可达此处游览。
b9b4656b62d744a18ce3f8bbef955aa2?from=pc.jpg


◇民国至解放初期,江津城区街头一隅。让镜头对准原生态的生活细节与角落,就能见到小市民们最醇的市井生活。
82cd1e2016e64b419fbb5aa990a82fc2?from=pc.jpg


◇解放初期,江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都用过的铜质提粮牌。
ac6678045ee94ce3819eb67b217baca8?from=pc.jpg


◇从民国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津城内由私人搭建的简易厕所不少。甚至,有的地方只有男厕而无女厕,使得女人们宅家方便后,又要端出去在街沿坎边清洗马桶。那些年,背街小巷污秽粪渣随处可见,臭气熏天。
2922ee091562477097501cce99fe8fd5?from=pc.jp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津城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妇女们坐在自家门前,用一个木制的神器纳鞋底。现在,这个手工活儿再也看不到了。
463c268f8960481a9c01267b895fe3ae?from=pc.jpg


◇七、八十年代,江津城区通泰门至迎恩门河坝街,拍摄的居民休闲娱乐情景。
86fa3501e1dc48fb863f5e4fd2055206?from=pc.jpg


◇一九六五年,三线建设企业长风机器厂搬迁到江津城区武城坡要建厂了,刚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新工人陆续来到江津。工厂现场指挥部为做好后勤接待服务,他们组织人员喜锣闹鼓,拉开欢迎阵势,迎接新工人进厂工作。〔图为新来厂人员受到热情接待的火热情景〕
55a797c8ab4d4270a4289b064dc95cb8?from=pc.jp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区东门口有个煤碳加工厂,在老江津人眼里并不陌生。那年月,家家户户生活用煤是离不了它的。当年,家里缺煤了,我就时常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拉过煤。
24c4d82d59814aa19c637e5c54e81205?from=pc.jpg


◇在那个年头,江津大街小巷也能见到大炮爆米花神器的轰鸣声响,现在,就再也看不到了吧。
2dcf9abcb60144eaa7e1055aa45ef2d9?from=pc.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江津人都知道文革中的武斗情景。江津百货公司、民工纪念堂、东门广场等地方,都演绎了一场场武斗闹剧。图为武斗将士在街上进行武装示威游行和俘虏投降的场面。
c8372eb3e3134ae2bd5c6e8ebf2dca78?from=pc.jpg


◇在长江边上搓洗衣服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常态,尤其给居住在长江边的居民们带来方便。不用家中一滴水,既节约了用水,又观看了山水风光。
3bc14bb9761642b6a4dc04f430f07176?from=pc.jpg


◇1972年4月8日晚上,江津人不会忘记出现的一件荒唐事。那晚,在大西门外部队操场,放映有史以来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演出当晚,一场惊动津城的大悲剧发生了,现场踩死15人,踩伤上百人的恶性事件。
59ef1671dedc4b049a595aadaf399a40?from=pc.jpg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后,江津城区东门广场万人聚会,深切悼念一代伟人的纪念活动。
ae39873502d448ddb551eef454877a4d?from=pc.jpg


◇1984年在江津中渡街河边拍摄的龙舟赛情景。
0945f45ea39d49589abde112addd6bb1?from=pc.jpg


◇1982年和1984年,江津城区相继举行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几江龙舟赛活动,上万市民前往小西门、东门河滩观看表演。
3f2719171b4547698c47f75f3beefd9b?from=pc.jpg


◇1978年江津城区中渡街局部地段。
a8f3ec9db39344eebaab5d040c8702e4?from=pc.jpg


◇1979年拍摄于江津城区北固门街景。
0fa8544445654007bc4defb110fd8415?from=pc.jpg


◇八三年“严打时期”,江津城区东门广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严厉打击惩治刑事犯罪的宣判大会。会场现身说法,让市民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fd957765b4984d7091aaf1b1cac7930d?from=pc.jpg


◇八十年代初,江津县几江地区掀起严打惩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高潮。图为城区小官山老体育场举行了宣判大会,让犯罪份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江津县委主要领导宋正棋、罗树乾参加了大会活动。
3f17b65e497f43588b2398725cbce66b?from=pc.jpg


◇1996年10月,江津城区小官山老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的“九九重阳节”庆祝活动。图为江津夕阳红舞蹈队在现场表演节目。现今,在江津市民心目中的这个体育场,你再也看不到载歌载舞的场面了。
7f347f23dea2481e81c210852da60699?from=pc.jpg


◇在江津文化艺术圈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叫阎松父。江苏扬州人,抗战爆发来到江津,直至1985年去世。阎先生善画虎、牛、鹰等,在技法上用墨趁湿破于色的方法,使他笔下的虎,享誉天下。
200636e6339c4cd4bbd4648fd0ffb2d7?from=pc.jpg


◇老江津人,著名山水画家刁蓬,字焕文,出生于1921年。 1946年毕业于武昌艺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馆员、原江津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先生从事艺术教育和国画创作长达八十余年,时下,江津艺术界正在为刁先生一百周岁筹备“八秩丹青、百年人生”学术展活动,以便为世人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
11fa0a97eac04f7ebc05a8332702f8a0?from=pc.jpg


◇八十年代初,江津城区掀起严厉打击惩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图为原江津县公安局大门口法制宣传窗前,引来市民们围着观看法制宣传教育墙报。
c834491a02154cef9e321a8b780d7d3e?from=pc.jpg


◇1987年10月,原重庆市委书记肖秧,与四川省绿化委领导前来江津考察绿化工作。图右一为肖秧、右二为原江津县委书记康纲有。
8d5510de8ed1432a855f50ec2e8a1bf5?from=pc.jpg


◇1988年3月,原重庆市人大主任于汉卿(图前一)前来江津艾坪山考察工作。原江津县委书记辜文兴陪同考察(图右一)。
e0d73351fb3b425f9e6ca75f40738924?from=pc.jpg


◇照片上这一组青砖青瓦的简陋房屋,既或是老江津人,也不一定能认出这是哪里?其实,它就是城区东门金钗井那一片民宅。你还有一点印象吗?
b893db1ee2364ed3a7c9c7d423995042?from=pc.jpg


◇七、八十年代,在城区大西门外部队后勤部营房旁边,有一个较大场面的蓄木场,那就是当年的江津县木材加工厂所在地。
5709015e701c4a98a5f47d1dea792f8a?from=pc.jpg


◇1991年夏天,江津城区通泰门至迎恩门河边,被一场洪水淹没,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bffc5117d2c40bb921cdbd6dbb1ba76?from=pc.jpg


◇原江津城区北固门沿江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如今,这个地方改造成滨江步道、茶楼,成为市民休闲散步、品茶聊天的好去处了。
e8dd4a80cae845a68853dea455966d8c?from=pc.jpg


◇那些年,江津人出门从通泰门码头乘船去长江对面的德感、中渡街的繁忙景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过往历史。
db5e225a949b45d998bacdbb8f4b0075?from=pc.jpg


◇过去,江津长江大桥没通车的时候,江津人外出还得乘车渡过江。这是原城区东门外滩的车渡码头。
0a7c40e7f5ad40a98ebce3d3cb106867?from=pc.jpg


◇原江津县东门河边车渡码头(1981年拍摄)
2ba96168a7244c10bc42b52c11b8eb49?from=pc.jpg


◇原江津县东门车渡码头(1986年拍摄)
75d1ecd4ec1a48108b09c0ded5b9a767?from=pc.jpg


◇原江津县交通局旧址,位于东门位置(1983年拍摄)
e9d707b2b65b4caeac3fce50cbdbb80b?from=pc.jpg


◇1997年12月20日,江津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典礼在南桥头隆重举行。这天,江津城内万人空巷,欢腾的人流潮水般涌向南桥头,前去参加并见证这一空前盛典。
7f2ce12199bc4cc3bc38c6893c7ee09a?from=pc.jpg


◇以前,滔滔长江给分居两岸的江津人既带来了丰硕的水资源,也带来了交通上的不便。那个时候,人、牲畜、汽车过江都全靠轮渡,最怕就是雾天封渡。“走遍天下路,难过江津渡”的酸楚,让架设长江大桥跨江而出,成为无数江津人的梦想。1997年12月20日,江津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终于正式通车,改写了江津无公路长江大桥的历史。
140adc7d5e01427ba5fc4aeb56684f91?from=pc.jpg


◇那年头,江津能有一座县级行政单位自筹资金、并采取中外合资形式建桥,真不容易。在此,江津市民不会忘记一位父母官,他就是一一唐昌放。图为1989年10月26日,时任江津市委书记唐昌放与时任江津几江镇委书记杨辉宗在北京聂荣臻元帅家中汇报家乡经济建设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江津要修一座桥的事,聂帅高兴的连连称赞道:“那条江修座桥好哟!”随即,为“江津长江公路大桥”题写了桥名。〔图片后排右为唐昌放、图左为杨辉宗〕
ada9af95f67541809576cd93de7d82cf?from=pc.jpg


◇1982年10月,中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在离别故乡45年后回到江津。当年,钟老就是在东门码头乘车渡过的江。江津地委行署专员凌文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国铭,以及文化部门有关人员前往江边迎接。
2db1db5959d249e4b7007a40a2e2da3f?from=pc.jpg


◇老江津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年代在露天坝坝看一场电影,既开心又快乐。当年,在江津城里,要数东门广场、长风卫东广场及小官山灯光球场,放露天电影是太平常不过的事。现在,要想看一场露天电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9692418bd171491f8a783e7f843e0733?from=pc.jpg


◇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江津县(市)委机关办公地点,位于津城东门遗爱池〔1992年设立县级市单位〕。2006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江津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
d74ad73fa7c548e197dad93c52763e6b?from=pc.jpg


◇这张老照片的背景是原江津县委办公大楼,位于东门遗爱池。(图片摄于1972年)
13ff434bfb8a4c53926c77c12c9c1fd3?from=pc.jpg


◇原江津县委办公楼旧址(1981年拍摄)
356ae42abc6543239c097fe666d0d9aa?from=pc.jpg


◇这是原江津城区中心地段一一大什字。江津人民电影院旧址就座落在闹市区中心。
c4de0af8b4d34cee9dd1af0751ee4fd8?from=pc.jpg


◇长风机器厂是最早从重庆搬迁来津的军工企业,这是原三线建设时期长风机器厂企业文化标志墙,现座落于原厂区北院门岗30米处。
872ed02fb2ed475c82724a963ef52ac2?from=pc.jpg


◇原三线建设长风机器厂北院厂区概貌。
ab12a970ad8549cfb2d6a289deb4c628?from=pc.jpg


◇1976年,历时六年竣工完成的川内最大剧场,可容纳2360个座位的“长风三用礼堂”,如今,随时代的变迁,这座以卵石为主砌成的干打垒会场,以不复存在了。
bb3d2b5816e740a0ae9c207c58ea6645?from=pc.jpg


◇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长风游泳池】,曾经享誉津城,辉煌一世。如今,一个“拆”字,瞬间没了。当年,修建这个泳池,是长风人利用空闲时间,一锄一筐的在卵石堆上打拼出来的。现在没了,让人无不感叹!
56ee1a6e26464301a64de7b9ee34d52f?from=pc.jpg


◇江津老城区南安街口老水井,不知润养了多少代人,至今,这个水井仍在生活饮用。
e62d6beeb83942cb8c2909a914292fd2?from=pc.jpg


◇原江津县公安局老看守所旧址,位于北固门。
937605186fdf4189a5beda36d3058de7?from=pc.jpg


◇陈独秀于1942年5月27日病逝江津双石村石墙院后,葬于江津县城西郊“康庄”。1947年又迁葬安徽省安庆市郊。图为1989年,聂荣贵、宋正棋等江津县党政主要领导,在陈独秀原墓址参加修复奠基活动。
488741a11e864c02a0e572e275ce50d6?from=pc.jpg


◇民国时期,江津公园一隅。俩情侶身后的背景就是最早的“中苏血谊亭”。可能多数江津人不记得它了。
9db7759d932043bcacc53e4e67dbc130?from=pc.jpg


◇1954年,江津人民公园“中苏血谊亭”上有不少市民在游玩。亭子旁边,亦有朋友临别合影留念。
a1eea4c4c7414eb694102446d2e36e81?from=pc.jpg


◇原江津人民公园长廊旧址。
324f60cb84a8434594e3f1dc19eb5126?from=pc.jpg


◇在江津人民公园长廊旁边,有一个直经约40多米的假山水池,吸引不少游客在此玩耍。当娃儿那些年,这个地方给孩子们留下了欢乐。
84562eb689db42bdae01e560a74720c5?from=pc.jpg


◇六十年代后期,江津人民公园亭子由原来的“中苏血谊亭”,改成了“望江亭”。
fe160f0c099c45c6a2e1c83d6b252bff?from=pc.jpg


◇在那个年代,江津人民公园成为大人、小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a70602a4d97e426782571288504f5845?from=pc.jpg


◇以“望江亭”为背景合影留念的两位先生,都是老江津人。图左为江津知名人士、著名作家罗学蓬,他近年创作的【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国远征军】、【聂荣臻在晋察冀】等宏篇巨制,享誉全国。图右为原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从八十年代至今已出版发行400多万字的文学著作,其中,【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崩溃】、【重庆谈判】、【命运的迁徙】等文学纪实作品,誉满海内外。
他们俩成就斐然,是江津人的骄傲!
46216b245a2f4110b5ccdeeb7604b9af?from=pc.jpg


◇江津人民公园长廊(1982年拍摄)
23a99b5f848343e58a3f5e053b2278a8?from=pc.jpg


.
c4e4403966e54204bda1e1ed238878d3?from=pc.jpg


◇这两个公园大门的不同造型,都来自于上世纪不同年代。这就是原江津人民公园大门口的模样,你还记得吗?
5e3afae28e0f410a8ab588e4a92fa07e?from=pc.jpg


◇江津市民在人民公园大门口留影纪念。
617b482cf33d4ac2bb34d6a73158fc4b?from=pc.jpg


◇江津市民在人民公园大门口合影留念
9b49b9d44f414d6ab69b9d6e3db8003a?from=pc.jpg


◇老江津人可能还认得这个地方,它以前是城区东门人民公园外景,里面还隐约看到“望江亭”,而现在你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甚至,连眼前那棵高大的黄桷树也不见了。
50215da2449d483bb1d11052ea19d5b0?from=pc.jpg


◇那些年,从东门人民公园大门进去,左边就是江津文化馆办公大楼地点。现在,公园的大门没了,文化馆办公楼房也烟消云散,不见踪影了。
3cbf48b76eab49bca2b5909a892de5af?from=pc.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津东门广场出了新鲜事。在这里新建了一座仿制北京天安门城楼,津城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事后,没隔多久,这座红楼又被拆除。
7d322c7401794d4cb00420443834bf51?from=pc.jpg


◇1992年,江津撤县建市的时候,就在遗爱池“天安门”城楼上还举行过一次隆重庆祝活动。大家还记得吧?〔图左一,为重庆市副市长唐情林〕
25ef9ae38a684124bbad57612225de8c?from=pc.jpg


◇1992年,江津撤县设市。庆典大会结束后,市民们在“天安门”前驻足合影,留下永恒纪念。
2159956fe56046b5916eee780fa2ceb2?from=pc.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江津人民公园举办了首届菊花展,津城数万市民前往参加赏花活动。
b55fa0a037e842e4aed4f32fb6e53ba4?from=pc.jpg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津滨江路工程经过规划论证后,开始逐步分段实施。历经10年的建设全面完成。上图为军民军政共同建设滨江路工程的情景。下图为时任四川省省长蒲海清乘快艇视察滨江路工程情况。(见右一)
ca68f5cfa8414811960eeff3200feee4?from=pc.jpg


◇江津滨江路工程,先后历经了4次建设。1992年,江津首次启动滨江大道建设,长度只有1.2公里左右,那时叫滨江大道试验段,并于1994年竣工,也是重庆市最早修建滨江路之一。1995年至2000年,江津完成滨江大道西段建设,长约3.7公里。由滨江大道试验段向西延伸至江津长江公路大桥。2001年至2006年,江津完成滨江大道东段建设,长约5.1公里。由滨江大道试验段向东延伸至贾坝沱。2013年3月至2015年,江津完成滨江大道鼎山至支坪段建设,长约10公里,由贾坝沱延伸至第三军医大学校区连接线。最终使整个工程形成20公里的规模。
1909e4f70e37419691d1288c5e17a391?from=pc.jpg


◇原江津城区北固门新华书店外景(1982年拍摄)
69ee1c9fcb9943bd9345af86b6782ea5?from=pc.jpg


◇这里是艾坪山观音岩,黄桷树旁边有一堵围墙,里面就是艾坪小学校。你还记得吗?
81449839c13b4fc5903d89327739e7b1?from=pc.jpg


◇图片上的画面,是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正大门(本地人称“园艺站”)。现在,江津划归重庆辖区后,园艺站又成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直属单位了。
ff2bba3e1221452589bb320a72f8147b?from=pc.jpg


◇三五三九工厂位于江津城区大西门外,该厂系三线建设时期在津重点军工企业之一,现已搬迁至德感工业园区。图一为原老厂区大门,图三为封存已久的厂区后门,既后营门所在地。
b8f0071a376f4d84a8425b0730abd2a1?from=pc.jpg


◇与三线企业长风厂近邻的第五九研究所,位于江津城区东郊浅丘地带的武城山,即现在的东门长风路。该所是津城唯一的一家军工科研单位。1965年建所时,名称为五四研究所,建所占地面积达2026亩,当时,江津地委党校和专区财贸干校旧址全部移交于该所接收使用。1989年,原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六二研究所与五四研究所合并后,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部第五九研究所。历时25个春秋,第五九研究所本部已搬迁至重庆主城石桥铺渝州路33号。现在,留下的分部两年前也迁离津城入驻双福新区了。
92b44e22e29449329d9339e27a73b902?from=pc.jpg


◇位于城区东门外武城坡上的“重庆长风医院”,是原三线建设企业重庆长风机器厂组建的职工医院。始建于1965年,现在该院已不复存在,已划归江津区中医院了。
631e5317246b4561a8e01055932327c6?from=pc.jpg


◇陪伴了江津人半个世纪的小官山汽车站,已到达终点。尽管车站停止营运了,但还是没有忘记为江津人出行作了不少贡献。
49cfe792715b423496377a82a24601f0?from=pc.jpg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营运的“江州大酒店”,在江津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酒店。辉煌了20年,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悄无声息地落下帷幕。可叹可惜!现在,已被新的“维也纳酒店”进驻。
1bc5fb42ace141a88658335016497e48?from=pc.jpg


◇这是江津城区滨江大道西段原区财政局办公楼旧址。财政局新的办公地点已迁至滨江新城。
1cb7ae680b964946ad15dabd68e81da7?from=pc.jpg


◇江津城区东门转盘长风路21号,是原江津广播有线电视台旧址。几年前,这家电视台已迁至鼎山大道58号。
bce9314168064a76b4ffc4d534044a69?from=pc.jpg


◇位于大同路334号是原江津县公安局旧址,现在,这个地方已成为江津区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办公地点。公安局办事机构已迁至滨江新城。
0c4c800592d244faa8dd1ba8fe9ea7fc?from=pc.jpg


◇原江津县食品公司职工宿舍大楼旧址,位于城区滨江大道东段祥和佳苑小区地段。
18ad6a9c940345d0b665bcc58b97b5fd?from=pc.jpg


◇原江津城区小什字江津饭店远景(1978年拍摄)
10c6bed4346f4d498ff5f09f50f320a9?from=pc.jpg


◇原江津城区小什字至通泰门街景(1979年拍摄)
396585c7d2944e3c8545a6ed92f216fd?from=pc.jpg


◇江津市民在东门广场合影留念。
b7b7ab366d864da38e593bd0569aa5eb?from=pc.jpg


◇桥南公园,就位于城区南端江津第一座公路大桥的旁边。这个地方,是踏入江津“门户”的首个地标。醒目雕塑上写的“江津是个好地方”,让你有一种美好的向望,无比亲切。
4c362eb45ee24e37a0a9bc7a6049ae72?from=pc.jpg


◇以前,江津还没有重百、永辉、新世纪等大型超市时,就是眼前这个“建宇百货大楼”独占鳌头。可现在,同样是这个位置,又被新重百占据了黄金地段。
0247eee9e9eb46629d52cdd68714915b?from=pc.jpg


◇八十年代,江津城区的几个群团组织非常活跃,那时,记得有个川剧团、武术协会、作家协会和摄影协会,耳熟能详,誉满津城,深受市民喜欢。
c637f1e34d9a4d8f87fd0d0346728917?from=pc.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重庆日报副刊部,在江津举办文学创作笔会期间,参会人员集体合影于原江津县政府招待所后院(即过去的文庙)老银杏树下。此树至今仍屹立在现在的奎星广场坝坝中,只是当年树下之故人,已随波逐流,或生或死,早已星散于人间天国了。
a053f1550e1643baa0c66cb6e45f5efb?from=pc.jpg


◇三线企业长风机器厂建厂以来,始终与地方党委、政府保持着友好往来。从六十年代的江津县委书记李傅友到八十年代的县委书记辜文兴等,历届地方党政领导都给予了三线建设的大力支持。图为一九八六年元旦,原江津县委书记辜文兴、县长宋正棋等领导前往长风机器厂进行走访慰问。
38147953ed124ba88ba542db80d0e9d0?from=pc.jpg


◇那些年,城区里的背街小巷出脚可见,如今,你心怀恋情,要找一条老街景看看,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722a154799164e5eaba33f1a7a939737?from=pc.jpg


◇早几年,在江津老城区最繁华热闹的三通街一条巷子里,每天一大早就有人提着生鸭蛋排队等着包咸蛋或皮蛋。其实,中国不少的传统美食就是在民间诞生。这种民间美食还能延续多久?……如今,市面上已不多见了。
25357925f83643d9a3cf3ae230eb399f?from=pc.jpg


◇探寻江津,还有一个令人迷恋的地方,那就是无论你走在那一条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印记。原有历史的街巷和街名,至今,与乾隆年间地图上标出的地名、名称都基本保存较完整。尤其是原有的27条主要街道的走向,也没有大的变化。
8637eb8c00284ccf8bfcbf7200238e94?from=pc.jpg


◇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1997年,江津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建成,2009年又建成外环江津长江大桥(又称“观音岩大桥),到了2013年,鼎山长江大桥又落成,事隔三年,几江长江大桥又在2016年夏天通车了。短短一、二十年间,江津城区实现“四桥跨江”、加快融城步伐。这些,你感觉到了什么?

本文内容来源于今日头条,作者愚樵耕笃,侵权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9

帖子

15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32
发表于 2021-1-5 11: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4

帖子

15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08
发表于 2021-1-5 11: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还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519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28
发表于 2021-1-5 11:2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以前老照片没有看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9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028
发表于 2021-1-5 11:3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还真的是老照片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3369

帖子

75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587
发表于 2021-1-5 11:3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给你点个赞'点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3

帖子

3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1-1-5 11:5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点赞,点赞,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4

帖子

5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6
发表于 2021-1-5 12: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点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233
发表于 2021-1-5 12: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本贴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江津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图片丰富,史料翔实,获益匪浅,确实是精华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5

帖子

11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47
发表于 2021-1-5 13:4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我一个都没得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