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江津“川东第一大礼堂”内,陈独秀的最后一场演讲! ...
返回列表
查看:
5396
|
回复:
0
[人文历史]
江津“川东第一大礼堂”内,陈独秀的最后一场演讲!
[复制链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在线
积分
16858
2374
主题
24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5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8-22 17: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于右任挥笔题书“鹤年堂”三个大字
晚年陈独秀寓居堂内小屋一两月冯玉祥亲自登台发表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讲抗战前后还有梁漱溟、文幼章等数十位中外名人在此讲学或讲演……
江津鹤年堂这一座看似平平无奇的中学礼堂让无数名人大家在此留下足迹也让陈独秀在此作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演讲
江津
鹤年堂
鹤年堂,位于江津黑石山的深处、“校即是景”的聚奎中学内,占据着黄金分割的显要位置。穿过聚奎书院和石柱楼,在一片浓荫密布之下,隐约可见一座白墙青瓦、对称建造的建筑。
这就是“鹤年堂”,民国时期曾享有“川东第一大礼堂”的美誉,现为“江津聚奎大讲堂”,是江津对外宣传及文化交流的窗口与平台。
01中西合璧的建筑
鹤年堂之所以称为“鹤年”,是因为这座礼堂是由江津名绅邓鹤年捐资1万银元,于1928年至1930年历时两年修建而成。
从外观看,鹤年堂为中式建筑,长方形土木砖石结构,重檐歇山顶,青瓦白墙,条石为基,窗户房间呈轴对称设计。
但走进鹤年堂,却发现里面竟是仿罗马歌剧院的内部构造,分上下两层,雄伟独特,并运用光学与声学原理,极好地解决了大型建筑物内阴暗、瓮声之弊端。
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无不彰显出了那段激荡岁月里的中外交织,变幻莫测的故事。
02思想碰撞的高地
“台高三尺引来遐迩方家显达,座满四厢成就古今奎宿英雄。”讲台两侧的木柱上依旧醒目的这副对联,见证了那段发生在鹤年堂的故事。
当站在舞台中央时,似乎还能听到那段历史回响,感受到文人志士们的慷慨激昂。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氏家族1925年开办的私立新本女子中学由溜马岗迁到黑石山,与聚奎中学为邻。于是,鹤年堂就成为聚奎中学与新本女中的合用礼堂,使用更加频繁。
黑石山景区
两所学校每周都在鹤年堂召开周会,老师登堂演讲,教育学生发扬爱国精神,呼吁抗日救亡。其中,著名史学家邓少琴、爱国诗人吴芳吉等作为优秀的学生代表,都曾几度登堂演讲。
随着一大批外地文人入川避难,省内外学校纷纷迁建白沙,这里的讲学和演讲越来越多。
冯玉祥题黑石山诗
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梁漱溟曾多次在此传播革命思想;加拿大国际友人文幼章作为第一个到白沙公开发表演讲的外国人,用英文讲完全程;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冯玉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号召大家捐钱买飞机……
可容纳4000人的鹤年堂,每次举行演讲时都是座无虚席,满腔热血的青年学生们无不欢呼雀跃,热血沸腾,感受着爱国主义的熏陶。
03最后一次的演讲
鹤年堂正门内右侧的小屋,曾是陈独秀的居所。
晚年陈独秀避难至江津时,曾搬到鹤年堂小住过一两个月。鹤年堂所在的黑石山,密林幽静,风景秀丽,樟树遮荫,正适宜夏季避暑。
走进居所内一看,仅10余平方米的地方,只有些简单的家具:一张挂着蓝色蚊帐的老式木榻床、长方形木质书桌、书桌上的砚台毛笔、一把靠背椅。
除了避暑疗养外,1939年夏,陈独秀应当时聚奎中学校长周光午的邀请,在鹤年堂内为全校师生作了一次演讲。
整场演讲持续了约40分钟,从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到号召全民一致对外、争取抗战胜利,在场的师生无不心潮澎湃。
但,这也成了陈独秀的人生中最后一场演讲。
漫步黑石山侧耳聆听发生在鹤年堂的点点滴滴仿佛那一砖一瓦的呢喃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段跌宕起伏、挥斥方遒的往事岁月
来源:江津文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摄影天地
分类信息
闲聊晒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