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庆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近日,由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联合印发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给出了明确答案。
今(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一重磅规划进行解读。上游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重庆都市圈是首个公布发展规划的直辖市都市圈,也是继南京都市圈之后,第二个公布发展规划的跨省级行政区的都市圈。四川广安,首次成为了重庆都市圈的一员。
重庆都市圈是怎样的一个圈?
它由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介绍,《规划》共12章,2.8万余字,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优化重庆都市圈发展布局等章节。重庆都市圈今后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八方面: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畅通对外交通网络,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今后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二是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高地,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动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构建重庆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
三是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引领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四是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合力提升消费供给能力,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建设具有中国味、巴蜀韵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五是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共享高水平开放平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更好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
八是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优质教育文化资源,打造健康都市圈,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规划》目标,到202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重庆都市圈。
来源:重庆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