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21 09:2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撰文 两江财经 城市研究员
成都有东部新区,重庆能否有渝西新区?
这个事情已经被明确地提了出来。
在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重庆市人大代表邓正军提了一个重要建议:
关于支持永川设立渝西(永川)新区的建议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作为主办单位,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对上述《建议》进行了认真办理并及时、详细答复。
在上述《建议》中, 邓正军提出了支持永川设立渝西(永川)新区的三大意义及理由。
第一大意义及理由:有利于破解成渝地区“中部塌陷”,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当前,成渝地区只有成都、重庆主城区两个核心城市,中间区域次级城市发育不足,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结构,“中部塌陷”现象明显。
渝西(永川)新区位于成渝双城中轴线上,发挥着“承东接西、左传右递”的重要作用。
规划建设渝西(永川)新区,有利于整合永川国家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千亿级经济体量,助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现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的转变。
第二大意义及理由:有利于助推重庆更好发挥“三个作用”,加快形成“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优势。
渝西(永川)新区是永川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和重庆向西发展重要节点的新载体。
规划建设渝西(永川)新区,有利于发挥永川多条高铁过境、毗邻重庆第二机场、坐拥长江进入重庆第一港的综合交通优势,将极大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助推重庆拓展西部经济腹地,开辟全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阵地,有助于重庆更好发挥“三个作用”。
与此同时,在重庆市国土空间布局上与万州、涪陵、黔江等地区形成鼎足支撑,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加快形成“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大意义及理由:有利于永川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形成“三生三智”空间融合发展新形态。
规划建设渝西(永川)新区,有利于依托新区良好的自然本底和资源禀赋,以科技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为目标,以绿色为标尺,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显山露水、透绿见蓝的城市风貌,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生产智创、生活智能的“三生三智”公园城市;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宜居宜业宜游宜乐、“产、城、景”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有效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在上述《建议》中,邓正军认为,永川设立渝西(永川)新区拥有基础优势。
渝西(永川)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中山路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安街道、陈食街道、卫星湖街道、临江镇、何埂镇、松溉镇、朱沱镇等9个镇街的部分区域和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港桥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职教园、综合保税区(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总面积388平方公里,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范围192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20平方公里,区域性重大项目用地12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62.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41.6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3.5%。
规划建设渝西(永川)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1. 区位条件优越。
渝西(永川)新区地处全区中心地带,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扼成渝要冲,居三省交汇,腹地纵深推进,是重庆向西竞合的重要门户、对接成都东进的重要节点。
境内已形成“四高”(成渝高速公路、重庆西三环高速公路、渝永高速公路、永泸高速公路)、“三铁”(成渝铁路、成渝高铁、渝昆高铁)、“一港区”(永川港区)、“一机场”(大安通用航空机场),有高速公路道口15个、城区公铁客运枢纽站场3个,正规划建设连通重庆主城区的市域快线。
距离重庆江北机场60公里,距离重庆第二国际机场—正兴机场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1.6公里,规划建设多功能泊位4个和大件泊位1个,年通货能力550万吨,具有辐射大西南、拓展长江经济带、连接“一带一路”的巨大优势。
2. 产业基础雄厚。
永川是重庆的千亿级工业园区。渝西(永川)新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示范基地等16个国家级平台,形成了1000亿级汽摩及零部件、500亿级特色消费品、400亿级先进材料、300亿级智能装备、300亿级电子信息、100亿级大健康等6大产业集群,打造了全国最大的高端皮卡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重庆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及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有全国销量第一的雅迪新能源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全市高端数控机床三分之一的生产在永川,已成为渝西地区最具潜力和爆发力的经济新高地。
3. 发展潜力较大。
2020年,永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4亿元,增长4.6%,总量排全市和主城都市区第8位,增速排全市和主城都市区第3位,现有人口114万。
永川是中国西部职教基地,渝西(永川)新区内聚集职业院校17所,在校学生14万人,每年可输出4万多名“永川技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6个,市级研发机构81个,国家级孵化平台3个,市级孵化平台14家,院士专家(博士后)工作站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科技型企业482家,2018年建成“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为重庆市主城区外唯一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县;有金融保险、医疗卫生、能源等片区机构63个;城市服务功能完备,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三甲医院、国际学校、星级宾馆一应俱全,是重庆市规划的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应急中心,具有支撑区域发展的巨大潜力。
4. 承载能力较强。
渝西(永川)新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水电气等要素齐备、供应充足,地势平坦、土地利用开发潜力较大,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占比仅为12.89%,具备开发建设、大规模集聚人口和产业的基础条件。
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拥有黄瓜山、箕山、云雾山、21.6公里的长江岸线,即“三山一江”的自然生态屏障,每500米有一个市民公园、每1000米有一个休闲广场、每2000米有一处湖泊景观,森林覆盖率50.5%;积淀了“亿年恐龙、万年石松、千年古镇、百年茶竹、十年职教”的地域特色文化,是亚洲足球展望城市、中国书法之乡、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先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5. 政策支撑有力。
永川围绕培育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条”“高端数控机床17条”“大数据发展20条”“创新驱动30条”“职教发展24条”、机关干部进驻企业“四帮一体验”等系列政策文件,获批有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6个国家级平台,是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称号,为加速推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