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棺材石”——你所不知道的油溪
返回列表
查看:
3763
|
回复:
1
[人文历史]
“棺材石”——你所不知道的油溪
[复制链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在线
积分
16773
2357
主题
24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77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2-17 0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故乡油溪,璧南河边曾有一巨石,叫棺材石。没有多少人关注,油溪知道棺材石的人很少,但糊弄小孩管用。小时候调皮睡在地下哭闹,大人吓唬说,不听话,把你拉到棺材石上去。扯衣袖把鼻涕眼泪一擦,往河边一望,立马爬起来不敢哭了。棺材石已消失七十多年,如今只有八十多岁以上健在的老油溪人,才曾目睹过。
2020年1月,我回油溪寻访古镇遗迹,在下嘴老街、老房的残垣断壁中徜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热心地为我指点正觉寺遗址。闲聊时,这人说出了棺材石,第一次听说,我好奇,不断追问,可他知道的信息不多。以后,我向多位油溪的老人打听。棺材之类的话题忌讳,对油溪人来说,棺材石不得不说,因与油溪古街历史有关。
璧南河在璧山境内发源,一路婉转而来,流经最后一个大湾,青青的河水缠着油矿山脚呈弧形向西冲来,在高峰寺下遇一巨石,折向南流入长江(现在下嘴沙坝位置)。这块巨石,形如棺材,当地称为“棺材石”。站在璧南河最后一个大湾处回看,入江口像张嘴,河水流进嘴里,形状像极了。棺材石上的油矿山是上嘴,挨近长江的尖角是下嘴,棺材石是大门牙,中嘴口腔内是一片河湾。历史上油溪的上嘴、中嘴和下嘴,因此而来。
据《油溪镇志》记载,古时油溪是长江边一个比较大的渡口,场镇东边的河边街道(指板凳街和板板街)非常繁华。长江从西流来,璧南河西遇棺材石阻挡折向南流入长江,江河交汇处形成一片河湾。在河湾内,终日停靠黑压压的大小船只,如春日里的一片蝌蚪,大量的人流物流往来,形成油溪古镇。油溪庙多。油溪人曾争论,先有街,还是先有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认为是先有街。据考证,从街道所处距河边最近的位置和房屋的结构来看,板凳街和板板街是油溪古镇从石羊坝迁来,最早形成的街道。两条街道狭窄,人流拥挤,后来不适应发展,街背后形成我们小时候见过的,从龙船巷子口98步梯,到河街方家巷口,过明月桥到江西街这条宽阔的大道。这是油溪古镇的主街道,以后向大官山发展有火炮街,再以后,才有新街。这条大道用青条石铺成,沿街是木板墙上盖黑瓦的穿逗房屋,以后在这条主街道旁,陆续建了禹王庙、张爷庙、王爷庙、天上宫、万寿庙、财神庙、机仙庙、南华庙等大小八座庙宇。这些庙大多建有戏台,称为“十庙九台”,构成古镇文化的一大特色。庙多是古镇经济繁荣的产物。
在中嘴河湾的河坎上,是板凳街和板板街。这里是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油溪的老人讲,五十年代初见到的板板街,两边低矮的屋檐几乎连接,向上看一线天;街巷窄,三人并行困难。小餐馆、小酒馆、小商店、只有两三个床位的私人旅馆,街边的理发摊,都拥挤在这条街上,使街上成天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常因互相避让不及大费口舌吵起来。因商业发达,这条街上住的是当时油溪比较富的人家。当年的板凳街一头紧挨着棺材石,另一头一直到明月桥溪沟边,这条街一到晚上两个样,呈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明月桥这头的街上依然像白天一样热闹,而棺材石那头无人走动,死一样寂静。为什么这样,有一个传说。很早以前,那时的油溪古镇地址在石羊坝,璧南河这一带偏僻。一个大官死了,风水先生看中了油矿山脚的这块棺材石,说,棺材石中埋人,大吉大利。大官后人用金棺材把死人埋进棺材石中。后来,有人看见过夏天雷电暴雨时,棺材石上电闪,一团金光,说是圣人显灵。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
1950年6月,新建的成渝铁路从油溪古镇穿过,让油溪人看到刚建立的新中国新交通方式带来新的希望,心情无比激动。但是,没想到要建的两座铁桥,给油溪人带来痛苦记忆。油溪有两条小河,一条是吴油河,另一条是璧南河。吴油河上建的桥叫麻纱桥,人车两用。麻纱桥名的由来,是很多年前这条河上有座石桥,叫麻纱桥,是纪念古时麻纱老太婆捐献建桥而得名的。桥两边的人行道窄,不人性化,站在桥上火车呼啸而过,震耳欲聋的声音摄人心魄,卷起的飓风欲把人掀到,让人心惊胆战。那时过路的人不是赤手空拳,肩上有扁担箩筐,路窄风大吓人,曾经在六十年代,桥上发生过多起火车压死人或挂死人的惨案。所以,远远听闻火车鸣笛,桥上行人特别是肩上有扁担箩筐的,好像后面有恶狼追赶一样,拼命地往桥两边跑。璧南河上建的铁路桥,叫洋灰桥。桥名怪怪的。一般重要建筑物多是以地名、人名、桥址地或有纪念意义的重要事件取名。洋灰桥名的来历是因一种建材。刚解放时,新中国的工业一张白纸,几乎不能生产工业产品,完全靠进口,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儿,铁铲叫洋铲,等等。当时,建桥用的水泥国内不能生产,要从苏联进口,叫洋灰,所以,这座桥叫洋灰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有纪念意义的。建洋灰桥给油溪带来过灾难。1950年下半年要建洋灰桥,油矿山这端的路面据水面大约有20米高,河对岸下嘴的路面没这么高,河床宽淤泥多,只能建桥墩解决。刚解放时,建桥技术不发达,河面宽二十米以上要建桥墩,这样只能把油矿山河边的“棺材石”炸掉。当时,认为就是一块巨石,没有作可行性研究,调解放军工兵来炸石。炸棺材石那天,河两岸聚集人山人海,人们没见过爆破,也想亲眼见棺材石里的“金棺材”。“轰隆”一声巨响,碎石四散飞去,棺材石瞬间不见,人们在一片欢呼声之后,没有看到所谓的金棺材,在兴奋地谈论自己的见闻感受时,各自扫兴地归去。棺材石被炸掉,在原址上建了洋灰桥墩。没有棺材石的阻挡,河水不再折向南,而是顺着河道流动,冲向板凳街和板板街的土砍。谁也没有想到,两条街的土坎是厚积泥土,不是岩石,经过几年河水侵泡冲刷,地基松软,1956年7月,长江发大水,河水蔓延到两条街的房屋边,地基下沉,100多间房屋垮塌。根据《油溪镇志》记载,油溪镇政府积极组织灾民自救互救,采取集资的办法建成新街,安置灾民。可悲的是,板凳街和板板街的消失,人们不知道是建桥炸掉棺材石造成的地质次生灾害。炸掉棺材石带来三个直接和间接后果。一是改变河道,原先的河道变成下嘴的沙坝,板板街坎下的河湾消失,河边停靠的船只减少;二是板凳街和板板街两条古街道消失;三是河街的热闹向新街转移。现在谈起油溪老街、板凳街和板板街,谈起早已消失的棺材石,让人唏嘘不已。在我心里,棺材石像一个心灵美,面很丑的老实人。说它丑,是因为它不好看,不美,没几个人想看。它体型巨大让人烦,当年建桥时挡道,炸掉费了老大的功夫。说它很美,是它从不自己表功,多少年后才知它曾默默地起过作用,而且不可替代,才马后炮地赞美它。说起棺材石,联想到当今社会中老实人的命运,利用过没有价值了,一脚踹开便忘记,心中不免哀叹。
现在的油溪,早已改造成新油溪了。原来河街位置建了护河堤,没有棺材石的庇护,人们不再为一年一度洪水的泛滥担忧。堤上植了好多树,景色很美。景观道宽阔,人走在堤上,滚滚长江东去的远处,正在建的大桥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江上的景色,尽收眼底,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起来。2023.02.16
作者简介王健,笔名王慢行,写有:短篇小说《那片不变的土地》《过坎》,中篇小说《走进军营》,散文《知青生涯中的第一次》《梦中故乡》《麻纱桥挑河沙》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在线
积分
16773
2357
主题
24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773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23-2-21 08: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迟来的补正
2月16日,《棺材石》这篇文章,文中有一处错误,就是:棺材石被炸掉,在原址上建了洋灰桥墩。也就是说,炸棺材石的目的是为建桥墩,这是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的。经进一步调查和考证,还原油溪古镇板凳街和板板街消失历史的真实原因,现将有关事实补正如下:
1、下嘴现在的火车道是璧南河的分洪道。
原先枯水季节,璧南河水被棺材石阻挡后折向南,河道朝向下嘴的尖角处(河沙坝),洪水季节,河道溢满洪水从现在的火车道缺口分洪,下嘴的尖角处成为被洪水包围的孤岛。现在的火车道从华盖槽山脚的原骨粉厂,一直到下嘴是建成渝铁路时回填起来,原来的分洪道就消失了。在没有建洋灰桥前的洪水季节,住在下嘴的人要渡河,渡船在榨菜厂下面,是人工划的,不是后来没人靠铁丝牵引。
2、当初炸棺材石,是为了改变河道。
为什么这样说,棺材石与洋灰桥墩不在同一位置,棺材石在洋灰桥的上游几十米远的地方,棺材石与要建的洋灰桥墩没有必然联系。其二,火车道回填原来璧南河的分洪道后,必须要另开辟新的分洪道,最终的选择是炸掉棺材石,让璧南河水直流,这是造成板凳街和板板街河堤垮塌的直接原因。本来建铁路改变河道不是不可以,按现在的理解,应该从洋灰桥脚到龙船巷子口建护河堤保护,这一工程当初建铁路时没有建。
3、关于上嘴、中嘴、下嘴取名的由来。
中嘴和下嘴没有分歧,分歧点是上嘴。过去,不少人认为,油溪的上嘴指的是龙船巷子江口,这是视角从长江的对面看过来的。我在《棺材石》这篇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油溪的上嘴指的是高庙子到火车道的油矿山这一带,这是视角从璧南河最后一个大转弯处回看的,棺材石是大门牙。
王健 2023.0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闲聊晒事
体育旅游
江津楼市
美食娱乐
求助咨询
今日江津
津城单车
论坛活动
江津码头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