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李楠樺)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是城市發展運行的重要基礎保障,一頭連著企業生存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冷暖。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全國范圍開展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專項治理,聚焦水電氣暖領域政策要求不予落實、落實政策“變通走樣”、沒有政策“自立名目”等突出問題,加大執法力度。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貴州、新疆等地,集中精干力量完成檢查任務,查處的6起典型案例執法成效顯著、示范作用突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借鑒經驗,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行為。水電氣暖企業要加強自查,樹立紅線意識,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定,規范收費行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據了解,通報的典型案例主要包括企業仍然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強買強賣,在用戶報裝過程中強制安裝設施、提供服務,借機收取高額不合理費用﹔企業選擇自立名目收費,但其“名目”屬於原服務內容的組成部分等方面。
附典型案例:
案例1: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違規收取計量裝置費用案
當事人2021年3月至6月,在政策明確規定“嚴禁向用戶收取水電氣熱計量裝置費用”的情況下,仍然違規收取供水計量裝置(水表)費用共計6778元。2018年1月1日以來,對部分學校、社會福利機構等8用戶的水價按同期“非居民生活用水”類別水價執行,執行水價類別錯誤,共計多收取費用5.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