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白沙古镇走笔》,作者孔金泉
返回列表
查看:
5740
|
回复:
0
[本土文学]
《白沙古镇走笔》,作者孔金泉
[复制链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在线
积分
16858
2374
主题
243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5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3-6 0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文孔金泉
白沙得名于阳光照耀江畔的沙粒,白晃晃的一片。过去的人喜欢依山傍水而居,白沙更为得天独厚,凭借长江水道兴旺的商贸,造就了繁华三千,以水驿之利,成为当时四川著名的米粮集散市场和川盐、川酒的重要生产基地。
今天,栉风沐雨的白沙古镇依然保留着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且行且止间,好像走进了老电影,沿江而建的吊脚楼,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翘角飞檐的明清庙宇尽收眼底。不期然就唤醒了你的历史情怀,想一探究竟,想听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的娓娓道来。
这里有全国最高的吊脚楼,靠河就势,又近舟楫,弥望的都是江水滔滔。原来它们都是木结构的,听得见骨节的响动,现在为了安全,换成了砖砌柱,依然让人叹为观止。建筑是人与自然相与相还最好的例证,遵循之,成就的是我们自己。
朝天嘴码头始建于明,抗战时期异常繁盛起来,川军川资出川均藉于此,国难当前,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转向。现在,朝天嘴码头还是一个抗战影视重要的取景点,《纸醉金迷》、《江姐》都在此拍摄。那时的白沙作为抗战大后方,资金资源的汇集,诸业勃兴,然后源源不断地输往前线。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白沙的:“壮哉长江万古流,浪出天阁冠九州。清澜赐酿槽坊酒,碧水涵蕴橘香稠。独秀独尊黑石山,聚奎聚栖白羽鸥。樯帆鹭影波光淼,霞蔚千秋烟雨楼。”向上走有江津区图书馆白沙分馆,曾为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历史总是粗枝大叶,细节被丢在风里,然后被人们遗忘。还好,总会有人记着。石坝老街的石坡有35度,对于人生的上与下,这儿的人应该更有发言权。
这里有一处张飞庙,叠屋中藏着佳构,有中国罕见的十一滴水直檐式和圆穹式双重封火墙。时光矣已,台阶被风化,无言的述说。在这里我看到四角的天空,有疏枝有蓝天,假如没有人抬起头来,文明是不是会就此止步?
走进普通人聚居的街巷,白沙古镇的民居多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结构,悬山式屋顶,小青瓦,粉壁墙,仅容旋马,让来自平原地区的我觉得逼仄。经允许上到一栋楼上,发现走廊居然也是木制的,有些时间了,踩上去“笃笃”有声。主人年长,应该是安土重迁,才选择留了下来,因为她的儿女都在重庆主城安了家,言谈之间都是舐犊情深的慈爱。
作者介绍
孔金泉,男,中学教师,自由撰稿人,在各级报刊杂志发文数百篇,曾荣获光明日报“至亲至孝”书信大赛全国征文一等奖、全国清廉家风故事征文一等奖等数十个奖项。
(来源:重庆白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食娱乐
市民呼声
津城单车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