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泰酷啦!江津非遗的多巴胺穿搭!
返回列表
查看:
5574
|
回复:
0
[特产资源]
泰酷啦!江津非遗的多巴胺穿搭!
[复制链接]
江小微
江小微
当前离线
积分
9912
1410
主题
1414
帖子
9912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9912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7-26 0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今年夏天最热的是什么?!除了天气也就是多巴胺穿搭啦!但是你知道吗?江津的这些非遗……也有属于他们的多巴胺穿搭!
黄色 YELLOW
江津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金黄的鱼汤,雪白的鱼肉
只要吃上一口
便再难忘记它的味道
这就是酸菜鱼的魅力
江津酸菜鱼食材考究,营养丰富
口味麻辣、鲜香、爽口
享誉渝川黔湘乃至全国
江津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是江津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主要包括“熊阿姨”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宋氏”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莲花石”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黄氏”酸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江津酸菜传统制作技艺 (袁氏老坛酸菜传统制作技艺)
江津酸菜鱼最重要的一样食材
就是江津酸菜
江津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
香味扑鼻,老少适宜
江津酸菜为什么与众不同?
除了选用上好的原材料
遵循严谨的制作步骤
最重要的是多了一道“秘制工艺”——米水汆烫
先把米磨成米浆加入白水中烧开
再将芥菜放入其中汆烫就能收获别样美味
白色 WHITE
江津芝麻丸子传统制作技艺 (“熊阿姨”芝麻丸子传统制作技艺)
通体洁白晶莹飘散着大米和芝麻的芬芳
味道香甜爽口口感油而不腻……这就是江津芝麻丸子
芝麻丸子也叫芝麻圆子
是江津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去年3月22日江津芝麻丸子传统制作技艺
(“熊阿姨”芝麻丸子传统制作技艺)
被列入江津区第七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为江津非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津石磨豆花传统制作技艺
(四屏“陈氏”泉水石磨豆花传统制作技艺)
都说“重庆豆花,垫江第一”
但江津的豆花也算得上名列前茅
江津石磨豆花传统制作技艺
是江津第七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一
四屏“陈氏”泉水石磨豆花
特别采用当地泉水和黄豆为原料
并添加“碾豆”环节
增加口感富含硒元素及其他营养物质
常食之,可补中益气
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
棕色 BROWN
几江糖画
以糖为墨,以勺为笔
滚烫的糖浆在非遗手艺人手上
幻化成世间万象
龙、凤、鱼、猴、灯笼、燕子……
它们晶莹剔透、甜入心脾、栩栩如生
既具观赏价值
又美味非常
这就是江津非遗产品——
几江糖画
“锦兴瑞”红糖熬制技艺棕色的红糖
是日常生活中一道重要的滋补养生食品
在江津也有这样一种非遗产品——
“锦兴瑞”红糖熬制技艺
经历三百多年代代传承至今
“锦兴瑞”红糖会“翻砂”秘诀之一
需匠人师傅们在“打冷铲”工序中
翻转约 30 斤重的糖浆
至少200次秘诀之二
需选取石蟆镇上夹鹅卵石的黄泥沙
土生土长优质富硒的“青皮甘蔗”
红色 RED
钟氏鱼灯彩扎技艺
江津地区每至逢年过节
家家户户的门墙窗檐上
总能见到喜庆鲜艳的鱼灯
钟氏鱼灯彩扎技艺
是江津区支坪镇真武场、仁沱场一带
一项非遗技艺“钟氏鱼灯”
形状多为鲤鱼、鲫鱼
且都是挺嘴翘尾,可爱非常
其规格有大有小
大的多用于场坝游玩
小的多用于把玩和悬挂
江津小彩龙舞
龙,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图腾
更是中国文化千年传承的不屈象征
在江津有这样一种小龙
龙头长20厘米,龙身长6米颜色艳丽
它常通过三人成舞
也可为二人或一人舞
演出画面多样多姿
且伴随定格造型这就是“小彩龙舞”
2011年江津“小彩龙舞”
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堪称渝西地区民间小彩龙的典型代表
绿色 GREEN
阳照山茶叶传统制作技艺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一提到绿色很难不想到“茶”茶水、茶叶、茶树、茶山……在江津有一种非遗制茶工艺自明永乐年间传承至今逐渐发展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种茶、制茶工艺称为阳照山茶叶传统制作技艺
阳照山茶叶制作工艺复杂既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也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口感具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猫山红茶制作技艺
江津还有另外一种茶叶
也同样被纳入非遗项目
即猫山红茶又叫瓮红红茶
之所以被称为瓮红红茶
源于该茶叶的发酵和储存工序
均采用当地土陶瓮罐
猫山红茶汤色红艳明亮
初品略带果香
后有优雅的花香滋味
优雅甜醇
白沙风筝
钟氏鱼灯
写在最后
白沙风筝、钟氏鱼灯江津米花糖、白沙臊子面
塘河婚俗、况氏武术
……多彩的非遗文化绘就了多彩江津
它们既鲜活又跳跃
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
从时光中走来的非遗文化
更需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作为青年一代
需肩负历史重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谱写当代华章
来源 | 江津青年综合整理自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官网、江津文旅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