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散文选刊】黄淳:四面青山藏忠魂
返回列表
查看:
6588
|
回复:
0
[本土文学]
【散文选刊】黄淳:四面青山藏忠魂
[复制链接]
江依依
江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9014
1841
主题
1863
帖子
90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01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7-27 1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神州文艺丨文学新高地
(大洪海景区)
四面青山藏忠魂
黄淳
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绿水青山,景色迷人。渝黔界碑通往大洪海景区的小径边有一座清代古墓,丹霞石雕凿的墓文、墓画虽有些风化破损,但残留部分仍不失精美,过往游客都要驻足观赏。界碑古墓建造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历经160余年风霜雪雨侵袭,雕花虽已残破,但铭文大多清晰可辨。墓额刻有“杨氏佳城”,墓主铭文为“皇清待诰杨氏穆老儒人”,墓内联“春秋多佳色,山水有清音”,墓柱联“青山不语花长笑,绿水无音鸟作歌”。游客在对古墓铭文文采与雕凿技艺赞叹不已之余,不禁要问,在山乡僻壤,怎会有如此奢华的一座“皇清待诰”大墓,墓主有什么故事。
(杨氏佳城古墓)
当地工匠蹇大爷的师公是这座大墓的雕刻者。从蹇大爷摆谈中得知,穆老夫人为穆桂英家族后裔,穆老夫人的丈夫杨氏为大宋杨家将后人、大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属下的守备,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卫国将士。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杨守备奉命收缴外商鸦片,并参加了虎门销烟行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炮火猛攻靖远炮台,关天培亲临炮台指挥战斗。激战异常惨烈,从中午打到深夜。年过六旬的关提督负伤十余处,忍着伤痛亲自开炮还击英军。傍晚,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被砍伤左臂,仍然大呼杀敌。忽然,一发炮弹飞来,关天培不幸中弹牺牲。坚守炮台的杨守备与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虎门销烟,网络图片,致谢作者)
蹇大爷说,穆夫人也是一个武艺超群的女中豪杰。大儿子杨洪从小随母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穆夫人得知丈夫为国捐躯,悲痛之余,义无反顾又把儿子送进了军营。她嘱咐儿子,一定要奋勇杀敌,精忠报国,替父报仇。清咸丰九年五月(1859年),杨洪在天津大沽口北炮台,参加了副将龙汝元指挥的阻击英法联军的激战。蹇大爷的叙说,无文字记载,时间久远也难以核实,且当一段民间传说。为了印证四面山是否有大宋杨家将后裔繁衍,先查阅相关资料,又拜托遵义市文史专家老申提供了相关材料,于是有了以下历史脉络。唐宋时期,四面山为播州(即遵义)辖地。唐僖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南诏国攻占了播州城。唐僖宗乾符3年(876年),朝廷发招募令,但凡成功赶跑南诏、让播州再回大唐王朝的人,可以“世袭播地,永镇边陲”。山西太原人、车骑将军杨端,应诏率军,经泸州、合江,沿赤水河而上,击败了占据播州的南诏。朝廷下诏,封杨端为播州宣慰司宣慰使,即播州侯。其子孙从此定居播州,世袭播州主事。
(播州宣慰使杨端,网络图片,致谢作者)
宋景佑初年(1035年),狄青南征广西,杨延昭(杨六郎)长子杨文广(即杨宗保)随军从征。路过播州时,杨端六世孙杨昭主事播州,邀请杨文广入府以叙同宗之情。二人谈论族谱,方知同为太原“越公房杨氏”之后。杨昭无子,杨文广将长子杨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
(杨文广长子杨贵迁,网络图片,致谢作者)
太原杨氏镇守播州,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约700余年,其后裔至今已传46世,从第七世起便是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后裔。杨氏家人镇守播州,又与少数民族杂居,今天的贵州苗、壮等少数民族中的杨氏也有很多杨家将的后裔。杨延昭是宋太师中书令杨业的大儿子,威镇边关二十几年。辽人迷信北斗七星第六颗专克辽国,认为杨延昭就是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杨延昭之孙杨贵迁入主播州后,播州杨氏都以杨家将精忠报国之精神传世,家家都以杨家将先祖为荣。
(穆桂英挂帅,网络图片,致谢作者)
杨贵迁母亲穆桂英,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穆桂英与杨宗保交战,生擒杨宗保并招之成亲,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边关,保家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百岁挂帅,领杨家众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岁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辽将,大获全胜。杨家将精忠报国与穆桂英挂帅之故事,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杨贵迁主事播州后,穆柯寨也有人陆续迁往播州,并把穆家神箭飞刀之术传承了下来。后来,穆家与杨家结亲,也成了一方习俗。蹇大爷从师公那里得知,穆老夫人的丈夫杨氏,从小习武,把神箭飞刀之术操习得出神入化。广东水师招募兵勇,杨氏投奔提督关天培麾下。关天培知其为杨家将后代,武艺高强,特别看重他,并委以重任。杨氏屡立功勋,后来升任守备,负责镇守靖远炮台。按照清代官制,守备是武职外官,正五品。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穆老夫人去世,按规矩,本应得到朝廷封诰,可以在墓碑上刻“皇清诰命杨氏穆老儒人”(注:“皇清”即大清)。但很不遇巧,那一年,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漪园,咸丰帝仓皇出逃热河,不久病逝。六岁的幼子同治皇帝载淳继位,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朝中一派混乱,前朝阵亡将士眷属册封之事便被搁置一旁。穆老夫人墓碑也只能刻“皇清待诰杨氏穆老儒人”,即等待朝廷册封为诰命。五十年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穆老夫人的朝廷册封已为南柯一梦,留下这座大墓,也留下了这段历史故事。蹇大爷还说,后来,师公在负责雕刻大墓时,收集了戏剧故事中的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场景,把它雕刻在了穆老夫人墓檐,让后人知晓、传承杨家将精忠报国精神。
(大洪海堤坝奔流)
如今,人们游览四面山大洪海,除了观赏湖光山色,还要到杨氏佳城前,聆听乡人讲述杨家将的家风家训,聆听穆老夫人教子习武与精忠报国的故事,感悟千秋万代永世传承的中华民族爱国奉献精神。
“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水无音鸟作歌。”杨氏佳城石柱联语会让人记住,这里的绿水青山深藏报国忠魂。
作者简介:黄淳,大学本科,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员,爱好文学写作与摄影,有多件作品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国家地理网等媒体刊载。摄影作品《凤凰绣球》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
(来源:神州文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论坛活动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