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今日江津
›
江津遥望三星堆,揭秘沉睡了3000多年的大土遗址 ...
返回列表
查看:
18345
|
回复:
0
[部门动态]
江津遥望三星堆,揭秘沉睡了3000多年的大土遗址
[复制链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离线
积分
16918
2386
主题
244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91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0-20 1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探秘油溪大土遗址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 年发现的三星堆遗址震惊世界,这段三千多年前的文明始于何时终于何处,在历史长河中究竟留下怎样的印记,我们有太多疑问亟待解开,而有关三星堆文明的延伸却在距离三星堆遗址300多公里外的江津区油溪镇,找到了一些答案,同小编一起去探秘沉睡3000多年的大土遗址
大土遗址
大土遗址位于江津区油溪镇金刚村6队,是渝西地区重要的商代晚期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2007年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进行长江小南海电站库区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3月初,进行了89平方米试掘。同年4月,该所对遗址开展了1000平方米的发掘。
发掘显示,大土遗址地层堆积可分3至5层不等,其中第4、5层为较单纯的夏商时期堆积。出土陶片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夹砂陶数量略多于泥质陶。夹砂陶以灰陶和褐陶为主,其次为黑皮陶、黄褐陶,另外还有少量红褐陶、黑陶和磨光陶。泥质陶以红褐陶,黄褐陶为主,其次为黑皮陶和磨光陶。陶器器表各部分往往陶色不一,颜色斑驳,陶胎内外颜色差异也较大。陶器有手制和轮制两种。陶片以素面陶为主,其次为绳纹,另还有少量的凹弦纹、刻画纹、交错绳纹、橘皮纹、方格纹、叶穗纹、瓦棱纹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复合纹饰。
陶片可辨器类以平底、圆底器为主,另有少量圈足器、三足器,不见尖底器。器形有耸肩小平底罐、鼓肩绳纹罐、侈口罐、束颈罐、翻沿罐、高领壶、长颈壶、盆、高柄豆、镂孔圈足豆、灯形器、折腹杯、袋足盉(鬶)、钵、圈钮器盖等。其中小平底罐、绳纹罐最为大宗。石器数量不多,由砾石加工而成,器形有锛、斧、刮削器。
不论从形制还是组合上,大土遗址出土的器物均具有三星堆文化特点。但该遗址出土的折腹杯不见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满饰绳纹的陶罐在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中也非常少见,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研究者认为:大土遗址的夏商遗存约相当于三星堆文化晚期,绝对年代大约相当于中原“二里岗上层后段至殷墟一期前后”。
大土遗址的三星堆文化遗存在四川盆地中东部较少见。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对研究重庆地区与川西平原地区三星堆文化关系和文化传播等较为重要。
文物现状
江津区博物馆 吴刚 摄
由于陶器易碎,加上年代久远,大土遗址出土的都是陶器碎片。在经过修复之后,可以看到当年它们的器型,以碗、碟、盆、罐等生活用具为主。这里不但发现了具有本土巴文化特征的尖底杯、平底罐,也发现了具有三星堆文化特征的高柄豆以及陶盉。
这也证明了早在几千年前,江津就已经在巴蜀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江津区博物馆“远古记忆”展厅内,你可以亲眼见到这些沉睡数千年的上古陶器和陶土残片:它们多为素面,外形多以平底、圜底为主,基本不见尖底器。它们以强烈的三星堆文化特点有力地说明了遗址时间下限不晚于三星堆文化晚期,即夏商时期。
江津区博物馆开放时间
陶器现存江津区博物馆,欢迎大家前去观看。江津区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注:周一闭馆)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文物无声,历史有记隔着三千年的时空我们遥望那段远古记忆见证东西通衢的江津为据点古蜀三星堆文明向东延展古巴文化向西辐射不同文明形态逐渐交互影响在巴蜀大地上延续人类文明
(来源:江津文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食娱乐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