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听力出现下降时,听力师们往往都会确认:近期是否有感冒?耳朵是否有流脓流水、闷痛感,这其实都是在问诊中耳炎的问题,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耳炎? 认识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咽鼓窦、鼓室、鼓管及乳突气房等累积中耳出现部分或全部的炎症反应,好发于儿童。有研究统计发现,两岁以前超过60%的儿童都得过中耳炎,到学龄前这个比例更是高达约90%。 常表现为耳区胀痛、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下降及耳鸣,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中耳炎发生原因 病毒感染和细菌是诱发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一般鼻窦炎、流感、感冒、鼻咽部及呼吸道等疾病都可能会导致中耳炎。 01 感冒 当人们感冒时,鼻咽部的炎症会蔓延至咽鼓管,造成管腔黏膜或咽鼓管发生肿胀、出血的问题,从而阻碍纤毛运动,病菌即可借机进入中耳,就会导致中耳炎。 02 不正确擤鼻涕 人们在擤鼻涕时,经常会将鼻翼两侧用手指捏住,再将鼻涕用力擤出。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够将鼻涕完全擤出,还可能因鼻孔被捏住,导致鼻涕挤向鼻后孔,而鼻涕中的细菌和病毒就会沿着鼻后孔进入咽鼓管,从而造成中耳炎。 03 游泳 在游泳时,可能会造成池水呛入口鼻,池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就会沿着鼻咽部侵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的危害 壹 对中耳结构及功能。鼓室积液使传声结构质量增加而影响声波传导,会导致20-40dB的听力损失。早期以负压为主,影响低频听力,随病程进展,最终所有频率听力均可受累,中耳炎反复不愈可以导致中耳腔内渗出液黏稠而形成焦耳,会使蹬骨足板固定,骨导听力下降,后期听力恢复率极低。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中耳胆脂瘤。 贰 对听觉与语言发育的影响。中耳炎会导致神经性听力损失变为混合性听力损失,听损程度加重。听力损失加重导致孩子对环境声和言语声识别能力下降,出现言语模糊。 叁 对前庭功能的影响。长期的中耳炎会影响孩子前庭外周系统,平衡能力下降。随中耳积液消退,平衡功能可恢复正常。 肆 对生活的影响。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孩子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和交流能力下降。 中耳炎的日常预防 儿童的中耳炎高发与其生理结构结构有关,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咽鼓管更为宽、短、平、直,这就导致呼吸道感染时,细菌/病毒容易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因此在日常预防中,尽量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口手卫生等,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问题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对于经常出现扁桃体炎、鼻窦炎等鼻咽部疾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炎症随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夏季游泳是很多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游泳时,注意避免池水进入耳朵及呛入口鼻。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中耳炎。在婴幼儿中,注意洗澡、洗头时水进入外耳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