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痛悼!聚奎中学校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 ...
返回列表
查看:
6637
|
回复:
0
[名人名企]
痛悼!聚奎中学校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逝世
[复制链接]
江依依
江依依
当前在线
积分
13281
1855
主题
187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81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8-20 1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先生在办公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图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共党员,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他曾在江津的百年老校聚奎书院、后来的聚奎中学就读。这座校园倚山而建,奇石林立,英气灵动,校训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正是周光召日后在科学道路上执着探求的写照。
周光召手书“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周光召也对母校念念不忘。1994年10月,他手书“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寄回聚奎母校以勉励师生。1998年11月,他又亲笔为《聚奎校史》题写书名。2001年他偕夫人专程重游聚奎母校。2010年他为母校14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言辞真挚,情深意切。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周光召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1992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他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周光召被1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周光召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世界公认他是赝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他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1964年,周光召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周光召 资料图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曾介绍,1959年至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拒绝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并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带走了图纸和资料。当时在位于苏联杜布纳的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周光召得知这些情况后,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回国从事原子弹研究。周光召在致时任二机部部长的决心书中写道:“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1961年,周光召启程回国,抵京后被安排到当时的二机部北京九所工作。作为理论部副主任,他辅佐邓稼先突破原子弹原理,领导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开始了长达19年的“秘密工作”。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周光召曾连夜送上“定心丸”。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预定时间已不足24小时。一封来自罗布泊试验厂的急电对原子弹的设计提出了疑虑。上级希望负责核武器理论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做一个认真的估算,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周光召和同事们紧张运算了整整一个夜晚,次日上午,将一份联合签名报告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认为,经计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可能性超过99%。除了一些人为不可控制因素,原子弹的引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报道说,正是因为这份报告,周恩来总理正式批准10月16日15时起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0月16日下午,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跨入有核国家行列。杨振宁曾说:“光召兄的回来,使得中国1964年爆第一颗原子弹(比预想中)早了一两年。”周光召自己却说:制造原子弹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像。新华社发目前,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21位已经去世,尚有2位健在——王希季院士(103岁)、孙家栋院士(95岁)。
来源 | 江津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汽车一族
市民呼声
论坛活动
今日江津
江津公益
江津码头
体育旅游
闲聊晒事
摄影天地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