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2205|回复: 0

[镇街动态] 今晚8点锁定CCTV4《记住乡愁》,走进重庆白沙,感受邓氏家族重教弘文家风

[复制链接]

1841

主题

1863

帖子

901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14
发表于 2025-3-18 17: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走进重庆白沙邓氏家族
感受重教弘文的家风,探索教育的力量
338a453029cdeeb09fbcfce279a5a30c.jpg




白沙邓氏 重教弘文

位于重庆江津白沙镇的聚奎书院,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座书院由白沙邓氏家族创办,它记载着邓家的办学之路,也承载着一个家族重教弘文的家风。

3df7212001c434cdbf3506ca37fd00b6.png

书院的创办者名为邓石泉,在他年幼时,邓家已家道中落,但母亲还是想办法供他读了几年私塾。长大后,因为识文断字,他得到了去盐行当学徒的机会,并逐渐成长为掌柜,乃至创办了自己的盐号。

ba7a0209efa248feabcbfe712d58d570.png

靠读书改变了命运的邓石泉,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当时白沙没有书院,他就和好友筹集了四千六百两银子,决心创建一座。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好友离世,资金也所剩无几,工程不得不搁置下来。

6c0614c277c49442a1c3537d749617fa.png

工程虽然暂停,但孩子们读书的事宜不能耽搁。邓石泉就让人把已经修好的学舍收拾出来,让自家孩子和盐号工人的孩子进去读书。有限的资源没办法容纳太多人,很多孩子扒着门、相互踩着肩膀往学堂里面看。

9916f14c51c577e2ab93ea3f9cd68f66.png

看到此情此景,邓石泉被深深触动。哪怕没有条件进入学堂里面,能在外面听课也好。他迅速再次筹集资金,把已经建好的高而小的窗户拆掉,换成了低矮宽阔的设计。

c847b2a5fa74eec35d1e1038e4afb24b.png

降下一扇窗的高度,为贫苦孩子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后来,在邓石泉的倡议下,当地有识之士纷纷行动起来,为书院建设出钱出力。历经十年时间,聚奎书院终于竣工。书院的建成不仅打破了白沙无书院的历史,也是白沙教育走向兴盛的开始。

02f654c93cdddad95b63a23944fb69b3.png




不识字读书 何谈知识救国

邓鹤翔是邓石泉的儿子,传承着父亲重教弘文的家风,他创办了当时川东第一所女子学堂。

9597a6721d70a0b00652071c4dd1841f.png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聚奎书院顺应时代潮流,改为“聚奎学堂”,倡导“崇尊实学,关怀国事”的教学理念。当时,作为学堂堂长的邓鹤翔常常走上街头,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做演讲、发传单。

c7d0a5b24c0062175898121480802093.png

然而,他发现上前领传单的多为男性,女性十分少见。询问之下得知,她们很多人都不识字,传单拿回去也只不过当柴火。这次遭遇让邓鹤翔开始反思,不识字读书,何谈知识救国。为此,他和妻子诸树德创办了新本女子学堂。

5a565fafe790e65b24064784c5585307.png

新式的女子学堂,仿佛长江畔的一缕清风,让当地女性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从家庭走向更宽广的人生舞台,立下读书报国的远大志向。

ee52076ded2f8ba93b6b4d37cd061a90.png




知识的力量

邓若曾是邓石泉的曾孙,也是带领中国女排获得多次世界冠军的主教练。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回到了家乡白沙定居。

029e53c15acf900c418aab3ca3c54c3b.png

一有空,老人就会去母校走走,教教孩子们练球,同时也不忘叮嘱孩子们不要落下文化课,打好基础很重要。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缘于他上学时候的经历。

54a5abb6bac961dfd3c1b6916b22dfb2.png

少年时期的邓若曾展现出优秀的运动天赋,几乎包揽了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冠军,但他的文化成绩却次次垫底。一开始邓若曾并不在意,依旧经常为了能够抢占球场而翘课。

d67503464d2934917c19aaf60fd8d11d.png

父亲看见后,训斥了他,并给了他一本《孙子兵法》,叮嘱他不要耽误文化学习。邓若曾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给自己一本兵书,直到在球场上听到教练排兵布阵,他才恍然大悟,赛场如战场,体育比赛不仅比体能和技艺,更是战术和心理的较量。

ccac3a84cdd2cf1173fe97e560df3bab.png

20世纪70年代,中国排球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队员们向世界冠军发起了一次次冲击。但那时,日本队员擅长飘球技术,队员们接球时频频失误。为了找到破解之法,邓若曾给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成就卓越的钱学森先生写了一封信。

c278efa49d49b54322a4c2fe5da0208e.png

钱学森先生很快回信,画图解释了排球运动的规律,这不仅为中国排球队破解了技术难题,更让邓若曾和队员们意识到,世界体坛的顶尖对决,早已上升为头脑的竞技。

c33bac0c007cbfaaf311ffb969391e3f.png

从创办白沙的第一座学校,到倡导女子读书,再到学有所用,邓氏族人一直秉承着“教育为本”的思想,不断地探索着教育的力量。

8cf340f1a91c67cdd5ae9491119883e4.png

7075a5200a7fb19e4f2210fd1f605bcd.jpg


来源:央视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