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与江津中小学校的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推动江津区少年科学院建设,助力青少年科学教育创新发展,3月19日,团江津区委联合重庆交通大学团委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召开校地共建“少年科学院”座谈会。团江津区委书记周杨、重庆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吴科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交通大学各科教团队负责人、江津区12所中小学科技教师参加会议。
▲座谈会现场
据了解,江津区少年科学院于去年10月成立,是重庆首个区级少年科学院。作为江津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创新载体,江津区少年科学院成立后积极对接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先后开展“流动少年科学院”进校园、“少年科学院”素养提升训练营等活动,搭建青少年与科学家、专家、教授、学者等科研工作者对话的平台,助力青少年拓宽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座谈会上,团江津区委书记周杨介绍了江津区少年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她表示,双方共建少年科学院是一项互惠互利的举措,将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等与江津区各个中小学科技课堂、社团以及比赛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为江津青少年带来更多科技资源,点燃其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助力实现人生价值,共同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
▲团江津区委书记周杨讲话
重庆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吴科表示,与江津区校地共建“少年科学院”是强强联合。他介绍,重庆交通大学近年来全力实施“115”行动计划,不断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大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聚力开展科研平台创新动能推升行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源源不断的重交力量。这与江津区建设少年科学院不谋而合,后续重交也将充分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全力支持江津区少年科学院建设,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青少年提供坚实基础。
▲重庆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吴科讲话
紧接着,重庆交通大学各科教团队依次介绍团队的课程设计及基本情况。各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的科技课程,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科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重庆交通大学各科教团队介绍团队课程设计和基本情况
在交流发言环节,江津区12所中小学校科技教师代表与重庆交通大学科教团队负责人就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此外,重庆交通大学方还针对江津区一线科技教师们提出的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细致解答。
▲交流发言环节
据了解,与重庆交通大学校地共建“少年科学院”计划于今年4月启动,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地方的组织优势,共同为江津区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教育环境,助力青少年在科技的道路上勇敢探索,追逐梦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