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8988|回复: 0

[人文历史] 长安的荔枝来自江津?黄庭坚也吃过

[复制链接]

2001

主题

20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475
发表于 2025-6-12 16: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雷佳音主演的电视剧
《长安的荔枝》于6月7日正式开播
一场别开生面的荔枝之旅
引发网友热议

f54c4d7a2a268adb047f891cc874bdf9.jpg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唐书·地理志》等史料表明
除了剧中的岭南(广东)
蜀地的荔枝亦是“甜翻”长安
唐朝长安人吃的
其中可能就有江津荔枝

江津荔枝到长安最快三天
在唐朝,蜀地(现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不仅出产荔枝,而且产量很大。快递蜀地荔枝,走的是专修的“荔枝道”,仅需三天,即可抵达长安(南宋《方舆胜览》第六十八卷引《洋川志》)。而从广东送荔枝到长安,即使按照每天七百里的极限速度计算,也需要六到八天。

648b96fb0d34d190f68dd5c500c275af.jpg
▲塘河荔枝(塘河镇供图)
早在初唐时期,与江津县(现江津区)上游毗邻的合江县盛产荔枝,百姓遍植,品质绝佳,被称为荔枝之乡。这里的荔枝成为上奉朝廷的贡品,据传也是杨贵妃喜吃的荔枝,各地驿站便昼夜兼程、马不停蹄送往长安,以保持荔枝鲜味。《新唐书·杨贵妃传》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时朝野上下、州府百官包括文人墨客,纷纷跟风仿效,以吃荔枝为荣,以品荔枝为雅,以尝荔枝为贵。杨贵妃是否真的吃过这一带的荔枝,尚未有定论。
江津在合江下游,受其影响,老百姓开垦土地种植荔枝,收益很快见效,至今与合江交界的石蟆、塘河等地百姓仍种植有大量荔枝。

23d06546260f31256ae931966296dd7f.jpg

84da471d57dbd536121de4ef82fb3328.jpg
▲塘河荔枝(塘河镇供图)
江津几江是一大片平坦半岛沙地,虽荒杂、人烟少,但肥沃。时县城不在此,有当地人在几江西段洪水淹没不到的高阔地带(今太子寺、津中一带)开辟一荔枝园,从合江引种,周围种上黄荆为屏障。因此处多为沙质土壤,雨水阳光充足,荔枝园年年丰产。

黄庭坚到江津走亲访友品荔枝时过境迁,到北宋时期,虽然荔枝在宫中士大夫中受宠风头已过,但几江城里荔枝园仍风华正茂。其中,有一棵荔枝树是唐开元(713年)时所植,为最老的荔枝树,果实味道异常鲜美,干壮冠阔,遮云蔽日,四季常青,名传巴蜀,乃当时的“荔枝王”。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尊称为“一祖三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是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任著作佐郎,因修《神州实录》获罪,贬为涪州别驾,因而他又自号“涪翁”。他被安置在今黔江地区。又因他表兄在夔州路做官,为避亲嫌,怕有包庇行为,朝上又把他推置到宜宾。

55be97758506c1478c54dd723efd95b5.jpg
▲黄庭坚画像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江津荔枝已经成熟,寓居江津的梓州文人李任道知道黄庭坚要由涪州乘船走长江过江津去宜宾,就邀他下船做客吃荔枝。李任道,号仔,当年与黄有很深的交往。黄庭坚在《与王观馥书》中曰:
“有李仔任道者,梓州人,流寓江津二十余年,言行有物,参道得要,老成人也。”

ad669982ef011b5b20352dc7bc1c12a6.jpg

3dd0e7df568499e2179e5e319a1e4882.jpg
▲石蟆荔枝。摄影/网友沐沐
黄庭坚到江津后,李任道请知县冉木出面作陪。他们摘来味道鲜美的荔枝,在县衙后心舟亭(盐业公司后临江处)一边叙旧,一边品尝荔枝。李任道乘兴赋诗,黄庭坚当场步韵作《心舟亭次韵李任道食荔枝有感三绝》:
其一:一钱不值陈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白发永无怀橘日,六年惆怅荔枝红。
其二:今年荔枝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五月临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
其三:舞女荔枝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天与蹙罗装宝髻,更挼猩血染衣红。
黄庭坚在江津期间,李任道陪他谈诗说文,陪他到城南20里固城山看望通直郎冯寿,黄庭坚作《闲乐记》,并赠送一虎臂杖给李任道。

155c0c9eff4aff7e1b520e3ad6324bb3.jpg
▲塘河荔枝(塘河镇供图)
为何黄庭坚多次来江津,其实,他与江津是有“亲戚”关系的。黄庭坚之子黄相与江安知县石谅之女成亲,而石家此时就住在江津。此外,黄庭坚的孙女黄氏,是寓居江津綦河杜村沱的杜甫十三世孙、“骨鲠御史”杜莘老的夫人。他到江津,不是一般的访友,而是走亲戚、走“人户”,此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f3943f5c94415e1702e6b16cdcdf2260.png
▲江津特色传统名菜——塘河荔枝溜肉片。源于清朝末期,选用猪夹心肉为主料,荔枝为辅料,经炸、炝、熘等多道工序制成。荔枝的清甜和猪肉的焦香夹裹着酸甜的糖醋汁,入口酥脆酸甜,是一道具有江津独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店铺:童雯家和特色餐厅(江津区滨江大道几江段277号)
又过了600多年,到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荔枝园里这棵近千年的荔枝树竟然“枯死”,人们颇为痛惜,不忍砍伐。未曾想过了九年,这棵树竟又奇迹般复活,“枝叶茂盛如初”,人们大为惊喜,视为祥瑞之兆。于是在乾隆至道光年间,荔枝园的西面建起川主庙、养济院,东面建起福圣宫,以发挥其地灵。据说此后江津科举,登科学子大出毗连州县。
就这一棵荔枝树王引出的故事,清代江津的一些文人墨客写诗作赋大书特书。清代著名文学学者、有“胸藏二酉、笔妙五花”之称的贡生周佲祚所作《荔枝园赋》影响颇大。文科进士王家驹所作《荔枝园》诗,一时被世人传诵。诗曰——
津城遗植自开元,千载灵根岿独存。腹豁那从兵燹蚀,叶稠惟觉露华繁。凭将不老留仙种,长此轻红缀小园。山谷旧题三绝句,蜀中风味正堪论。
这些诗文,许多被选入清代和民国时的地方志里。
据塘河当地人描述,在汉晋隋唐时,江津塘河荔枝就已是进贡皇家的贡品了。正因如此,塘河民间一直有长安荔枝来自江津的说法。
来源:江津融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