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低价买卖合同可以降低契税?别听中介忽悠了
购买二手房,契税是必要也是主要的交易成本,那么二手房契税能否在合规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呢?日常交易中,中介常特意准备一份用于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的备案合同,这份合同的最大特点便是价格远低于实际成交价,中介常用的说辞无非是“省税”,事实并非如此简单。1、二手房的契税计算除去税率,决定契税金额的便是计算基准,即计税房屋价格,这一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有一定差别。计税房屋价格由物价部门主导进行定期评估,评估范围涉及区域内所有可交易房屋,当然这种评估并不精确,同片区同房龄相差无几,即以官方口径发布单独用于标定契税的房屋价格。这种评估的概念类似于近期火热的“二手房指导价”。
2、计税价格与市价的关系前文说两种价格有一定差别,如何理解“有一定”呢?首先,两种价格有一定的正相关。优质楼盘较高的市场定价多得益于区位优势,而区位条件较好、处于中心城区的房屋计税评估价格同样要高于其他。但正相关性并不绝对,比如同处中心城区的相同房龄的两小区一路之隔,却分属不同学区,学区的优劣高低并不体现在计税评估价格中,但实际成交价可能天壤之别。
3、低价备案合同是否影响契税答案是并不影响,二手房契税的计算规则其一便是“就高不就低”。所谓就高不就低,是指备案合同价格与计税基准价格两者,取高者为计算基数。因此,无论备案合同价格有多低,均不影响契税金额,因为契税有“基准价格”兜底。反之,当备案价格高于计税基准价格时,契税的计算公式则变为“备案合同价格*税率。
4、备案价格太低的潜在风险如此看来,备案价格低岂不是有利无弊?其实不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税种叫“增值税”。关于增值税,大部分房屋买卖通过满二满五可以避免,但基本知识要了解。增值税是一种差额税费,即以两次交易价格的差值作为计税基数,如果备案价格低到离谱,那么再次交易时的差额便会变大,相应税费金额也会增加。因此,即便是亲人、朋友之间通过买卖转移房屋,备案合同价格也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以规避后期“风险”。
5、从契税看二手房定位计税基准价格低于市价,其实是一种计税优惠。与新建商品房以合同成交价为基准不同,二手房的计税价格与市价偏离较大,这一点在热门城市尤为凸出。通过这种优惠鼓励存量房快速流转以补充房屋交易市场、使市场多元化,正是二手房的角色定位。而市价与指导价、计税价的偏离,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前些年新房的供给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江津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页:
[1]